“猝死”,很多人都不陌生,而世界卫生组织将“猝死”定义——指平时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人,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
“猝死”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脑溢血等。目前公认是发病1小时内死亡者多为心源性猝死,占到猝死事件的80%以上。
有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死于心脏性猝死的人数接近55万。近几年,猝死多发生于年轻人身上。
提醒年轻人,经常做这3件事的人,最好注意休息!
1,经常熬夜
不论什么原因,若经常熬夜,都容易使身体休息不好,严重可使睡眠缺乏、精力不足,甚至白天困乏无力、工作效率低。
现代很多人因工作经常加班熬夜,身体得不到很好的休息,长期如此,身体会疲惫,精神会紧张,可促使血液中儿茶酚胺持续增高,引发局部血管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很容易引发心源性猝死。
2,频繁吸烟
研究发现,吸烟者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3倍。
吸烟是一件让人上瘾的事情,但吸烟对身体的损伤很大,烟雾中有上千种化学成分,会减少血液中含氧浓度,还会加快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同时还会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好比是扣动心脏病发作的“扳机”,很容易诱发心脏病发生。
3,情绪激动
情绪影响人体健康,如果一个人的情绪过度激动,会增加猝死发生,尤其是对血压高的人,很容易使心跳加快,引起心律失常。
临床上,大约80%的猝死患者是由于心律失常引起的。
所以,不要轻视情绪的控制,如过度兴奋、狂喜、惊悚等,会影响睡眠质量,若心脏得不到休息,也可能增加猝死的发生。
若出现5种表现,医院,可预防猝死发生!
1,浑身无力、疲惫感强
若一个人出现不明原因的疲惫感,精神状态不好、感觉浑身无力,感觉身体“被掏空”,连续几天、或几周,甚至几个月出现这种情况,劝你近期最好休息一下,或去查一下心脏,避免出现猝死发生。
2,胸痛、或其他部位疼痛
若一个人出现一过性胸痛,一次比一次厉害,胸痛的频率也增加,最好注意休息,避免突发心梗发生。
此外,若出现不明原因的牙痛、颈肩疼痛、下颌痛、上腹部疼痛,尤其是近期压力很大、休息不好的人,应及时去检查,可能是心梗的“不典型”症状。
3,心慌、心跳不规律
有很多人在猝死前几天、前几周、或两个月内,会出现心慌,突然心跳加速、或不规律的心跳发生,尤其是心律不齐伴有心跳加快的情况,可能是室性心动过速引起的,近期最好休息一下,若症状没有太大缓解,劝你去查一下。
4,头昏、眼前发黑
若一个人在某段时间内经常感觉头昏、眼前出现一过性个黑,甚至出现剧烈头痛,可能是中风前兆,别忽视,最好去查一下脑CT。
5,呼吸急促、口唇发紫
若一个人突然感觉到呼吸急促、口唇出现青紫色的缺氧等症状,可能是重要血管栓塞导致的猝死前兆,一定要谨慎,及时就医。
若身边人出现了以上症状,小心猝死发生,记住以下急救方法:
1,确认周围环境是否安全。
2,判断患者是否有意识。拍双肩,唤双耳。
3,呼救,拨打,并告知事发的地点、时间、患者情况及联系方式等。
4,摆放仰卧体位,进行心肺复苏。其具体做法是——十指相扣、指尖上翘,在两乳头连线中间,就是在胸骨上进行按压。
按压时,手臂垂直胸部,每次至少5厘米,每分钟至少次的频率进行,之后做人工呼吸。
切记,以胸部按压30次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的频率进行复苏。
用仰头抬颏法打开气道,吹气时,要捏闭鼻腔,以保证每次吹气量能引起胸廓起伏。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