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心跳偏快或偏慢,是得了心脏病吗 [复制链接]

1#

心脏需要一直跳动,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静息心跳频率一般是每分钟60-次,超出次或少于60次都被认为非正常状态,医学上,他们被诊断为“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那么心跳偏快或偏慢,是得了心脏病吗。

1、心动过速

心动过速可分为生理性、药源性和病理性。除了心脏病,如各种类型的心脏病、心肌炎和心力衰竭,其他原因如贫血、发热、急性和慢性感染、休克、甲状腺机能亢进和气体中毒也可引起心动过速。正常人在运动时,做重体力劳动或感到兴奋、激动或焦虑时,摄入过多的白酒、浓茶、浓咖啡或吸烟,以及服用一些药物,均可使心跳加快。

心脏跳动过快分为两种情况/p>

第一,如果心房跳动过快,会出现心慌、胸闷,严重时有脑梗的风险;

第二,心室跳动过快,有心悸、头晕、心室颤动、猝死的风险。

2、心动过缓

“心动过缓”或“心跳缓慢”的原因也有很多。

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心率、脉率每分钟50~60次为正常现象,无需治疗,常见于正常人睡眠或体力活动较多者。而老年人的冠心病、心肌病、心脏传导系统的退行性疾病,造成心跳缓慢,有时每分钟只有三四十次;迷走神经功能兴奋,可抑制心脏,减慢心跳;服用一些药物,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此外,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阻塞性黄疸、颅内压增高、高钾血症、碱中毒、抑郁症等,还会影响心率,引起心动过缓。

长期心动过缓易引起体内缺血缺氧,可引起头晕、乏力、心脏增大、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甚至休克猝死。

因此,单纯以心率来判断自己是否有心血管疾病是不可取的。心血管疾病会影响心率,但不代表你一定有心血管疾病。同样,心率一直偏高的人也未必比其他人更容易患心脏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