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抗心律失常药物总共就分四类那您可OUT了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最专业 http://www.wzqsyl.com/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内科的常见病,药物治疗是最基础的治疗方法。随着抗心律失常治疗理念的改变、心律失常机制研究的进展,过去的心律失常药物分类方法已经无法满足临床需求,那么,您知道心律失常药物分类方法有哪些吗?

作者:王玉医院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01

经典的VW分类

目前被临床工作者普遍接受的方法为VaughanWilliams分类(下称VW分类),由学者VaughanWilliams于年首次提出,当时只把抗心律失常药物分为Ⅰ、Ⅱ、Ⅲ、Ⅳ类,并没有进一步分出亚类。在年,Sigh将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分为Ⅰa和Ⅰb两个亚类,年,Harrison又加入了Ⅰc类。具体分类方法见表1:

表1.抗心律失常药物VW分类

VW分类从药物治疗上反应了心律失常的可能机制,合理地解释了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促心律失常作用,明确指出了肾上腺素能应激对心律失常产生广泛的影响,显著地影响着寻找或合成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以上四大优点VW分类迅速风靡全球,至今已有半个世纪。

02

“西西里岛”的尝试

以简单、实用著称的VW分类并做不到尽善尽美。

其中,VW分类仅考虑药物对受体通道的阻滞作用,未能包括受体通道的激动剂,如腺苷(A1受体激动剂)、阿托品(M2受体阻滞剂);未对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传导阻滞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分类;α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胆碱能激活剂、洋地黄类、硫酸镁等药物均不在分类之中。而且,抗心律失常药物飞速发展,药品不断推陈出新,又涌现出一批无法归类于其中的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药物分类方法也急需完善。

早在年左右,已有心律失常专家尝试对VW分类进行革新,他们在“教父”柯里昂的故乡“西西里岛”提出了“西西里岛(SicilianGambit)分类”,重点突出药物对心律失常作用和机制,包括药物的作用通道、受体和离子泵,从分子水平上进行分类,旨在确定心律失常的机制,找到治疗的靶点,从根据心律失常不同粒子流基础和易损环节选用相应药物。

其后的10年内,多次专家会议对西西里岛分类进行研究,但是心律失常机制复杂,导致西西里岛分类并没有取得推广。但在对该分类方法的研究中,对电重构从分子、细胞水平进行了解释,证实了血管紧张素Ⅱ、儿茶酚胺、醛固酮、细胞因子、自由基等因子在重构修复中的作用,也是对心律失常研究的重要进展。

03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现代分类

年,牛津大学在Circulation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出了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现代分类:以VW分类为基础,扩展为8个大类、21个亚类(新增0类、Id类、Ⅴ类、Ⅵ类、Ⅶ类,对Ⅱ类、Ⅲ类、Ⅳ类均有补充),具体分类方法见表2:

表2.年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现代分类

该分类方法力求涵盖目前所有应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及正在开发的药物方法,受到了很多前沿研究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