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动、植物细胞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较,具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也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但是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又有一些重要的区别,如动物细胞的最外面是细胞膜,没有细胞壁;动物细胞的细胞质中不含叶绿体,也不形成中央液泡.
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其功能是考查的重点内容,关于动、植物细胞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可以以动植物细胞图示以识图填空题的形式进行考查,也可以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例:王刚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些细胞,他判断为植物细胞.因为他观察到了(
)
A.细胞壁和细胞膜
B.细胞壁和液胞
C.细胞质和细胞核
D.细胞膜和细胞质
分析:此题考查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解答: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因此,他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了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等结构.故选:B
点评:在一般的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细胞膜,知道动植物细胞的区别.
关于动植物细胞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熟记动植物细胞结构图示,明确各结构名称及其功能.
2、植物细胞中带有辣味、甜味、色素的物质等,位于液泡中的细胞液中.
3、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如根部细胞,不见光的部位的细胞就不含叶绿体.
4、动物细胞由于没有细胞壁,所以在观察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要滴一滴生理盐水,而不是清水,目的是为了保持细胞原形.口腔上皮细胞如果放在清水中则会吸水胀破.
(5分)仔细观察甲、乙两图,回答问题(注:只填标号):
(1)组成动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乙 图.
(2)甲图比乙图多一种结构是标号 3,生物体可以通过这种结构进行光合作用.
(3)含遗传信息决定生物的性状的结构存在于图中的标号 4内.
(4)在两幅图中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标号 2.
(5)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结构是图中的标号 1.
动、植物细胞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它们的异同点如下:
相同点不同点植物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2)图中1细胞壁、2细胞膜、3叶绿体、4细胞核、5液泡、6细胞质、7线粒体.
解:(1)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没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所以乙图为动物细胞结构图.
(2)植物细胞比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多了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3)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细胞核上有决定生物的性状的基因.
(4)细胞膜的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有用的物质不能轻易地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
(5)细胞壁的功能是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故答案为:(1)乙(2)3(3)4(4)2(5)1
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是重要的知识点和考点,应特别理解和记忆.
2
心脏的结构
心脏的结构
1、心脏的位置:人的心脏在胸腔内两肺之间,心尖指向左下方.心脏的形状像个桃子,大小和本人的拳头差不多.
2、心脏的结构: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它有4个空腔,按照位置关系,这4个腔分别叫作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心房在上,心室在下,而且左心房只和左心室相通,右心房只和右心室相通,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之间都是不相通的.在心脏的4个腔中,左心室的肌肉壁最厚.
3、与心脏四腔相连的血管: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概括地说,心室与动脉相连通,心房与静脉相连通.
4、心脏的瓣膜: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它只能朝向心室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和相连的动脉之间的瓣膜叫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方向流动:心房→心室→动脉,而不能倒流.
本考点考查了对心脏的各结构和功能的认识,重点知识,题型多样,常结合心脏图出题.
例:心脏的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保证血液的流动方向是(
)
A.心室→心房→静脉
B.心室→心房→动脉
C.心房→心室→静脉
D.心房→心室→动脉
分析:此题是一道基础知识题,具体考查的是心脏的结构.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分为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右心房四个腔,分别与主动脉、肺动脉、肺静脉、上下腔静脉相通.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侧的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解答: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侧的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所以,心脏中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房→心室→动脉.故选:D.
点评:心脏瓣膜的作用是重要的知识点,应特别理解和记忆.
掌握心脏的结构,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分清心脏的四个腔室,心脏瓣膜的作用是保证血液的单向流动是重要的知识点,应特别理解和记忆.
(7分)如图为哺乳动物心脏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观察心脏四个腔,心脏壁主要由 肌肉 组织构成的,其中心脏壁最厚的是 左心室 .(2)在血液循环中,含氧较少的静脉血通过 肺循环 途径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3)扎紧血管2,从血管8注水,水会从标号 6流出.如果某人生病注射药物,药物最先进入心脏的 右心房 .
(4)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有一种特殊的结构叫 瓣膜 ,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5)心脏不断推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血液不仅具有 运输 作用,而且还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心脏的结构.
观图可知:1是上腔静脉、2是肺静脉、3是右心房、4是右心室、5是下腔静脉、6是主动脉、7是肺动脉、8是肺静脉、8是肺静脉、9是左心房、10是左心室,据此解答.
解:(1)心脏主要是由心肌组成的,心肌属于肌肉组织,其功能是收缩和舒张,为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所以心脏主要由肌肉组成.由于心房只是把血液从心房压入心室,而心室需要把血液压入到全身,所以,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是体循环的开始,路线比较长,需要较大的压力,而右心室是肺循环的开始,路线比较短,压力不需太大,所以,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要厚.所以,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左心室壁最厚;
(2)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从血液循环图中看出,在人体的血液循环中,肺循环使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体循环使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因此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的方式是肺循环;
(3)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如果扎紧血管2肺静脉,从血管8肺静脉注水,水由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所以水会从标号6主动脉流出;人生病后静脉注射药物,药物是从上腔静脉开始的,药物经上腔静脉进入心脏的右心房、右心室,经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流回心脏的左心房、左心室,再经主动脉、各级动脉到达病灶.所以药物最先进入心脏的3右心房;
(4)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
(5)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液有运输、防御和保护、调节体温的功能.所以心脏不断推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血液不仅具有运输作用,而且还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故答案为:(1)肌肉;左心室;(2)肺循环;(3)6;右心房;(4)瓣膜(或房室瓣和动脉瓣,但顺序不可颠倒);(5)运输.
掌握心脏的结构特点和血液循环途径是解题的关键.
3
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特点
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特点
1、细菌的形态:细菌是个体十分微小,只有用高倍显微镜或电镜才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
2、细菌的结构:细菌是单细胞个体,其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核区,这是细菌的基本结构,是所有细菌都具有的.另外,有些细菌除具有这些基本结构外,还有一些特殊结构,如有些细菌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生有鞭毛.
如图所示为细菌的结构示意图.
考查了对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特点的认识,基础知识,需理解掌握,题型多样,常结合细菌的结构示意图出题.
熟记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重要一点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可结合细菌的结构示意图来理解记忆.
(5分)如图是细菌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根据细菌的外部形态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球菌、 杆菌 和螺旋菌.
(2)细菌被称为原核生物,是因为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 成形细胞核 .
(3)图中的⑥对细菌具有 保护 作用.
(4)大多数细菌的营养方式是 异养 (填“自养”或“异养”),它们能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 分解者 .
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特点.
由上图可以看出:细菌的各部分结构为:①鞭毛;②细胞质;③DNA;④细胞膜;⑤细胞壁;⑥荚膜.
解:(1)根据细菌的不同形态,细菌可以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三种类型.图中的是杆菌.
(2)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细胞核,被称为原核生物.
(3)图中的⑥是荚膜,对细菌具有保护作用.
(4)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因此营养方式是异养,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大多数细菌营腐生生活,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故答案为:(1)杆菌;(2)成形的细胞核;(3)保护;(4)异养;分解者.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细菌的结构营养特点.
4
人的性别遗传
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这说明男女的性别在受精卵形成时就已确定.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
本考点考查了对人的性别遗传的认识,基础知识,题型多样,常结合染色体传递图出题.
例:假如一种性状总是从父亲直接传给儿子,由儿子直接传给孙子.那么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最可能的位置是(
)
A.位于常染色体上
B.位于Y染色体上
C.位于X染色体上
D.位于性染色体上
分析: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解答:男性性染色体中的Y染色体只会传给儿子,而不会传给女儿;这是因为: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22+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22+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22+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可见,如果一个性状总是从父亲直接传给儿子,由儿子直接传给孙子,那么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Y染色体上.故选:B点评:位于Y染色体的基因一定不会传给女儿,只会传给儿子.
熟记人的性别遗传的概念是解题关键.决定人的性别取决于男性的性染色体,若男性含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即发育为女孩;若男性含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即发育为男孩.
(6分)观察如图两幅人体体细胞染色体图谱,请据图回答:
(1)你的体细胞内有 46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有 1条DNA分子.
(2)决定图甲性别的染色体组成为 XY,图乙产生的生殖细胞性染色体为 X.
(3)一对夫妇已经生了两个女孩,第三胎生男孩的几率是 50%.
(4)“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遗传 .
人的性别遗传.
(1)观察图示可知: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其中第23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
(2)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解:(1)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人的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2)分析图示可知:甲图中的第23对染色体一条大、一条小,为XY染色体,因此甲图表示男性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的组成;乙图中的第23对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是XX染色体,即乙图表示的是女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的组成,乙产生的生殖细胞性染色体为X.所以人的性别决定与性染色体有关:女性的表示方式是22常染色体对+XX.根据染色体组成可以判断,甲为男性的染色体组成.
(3)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各是50%.因此一对夫妇已经生了两个女孩,第三胎生男孩的几率是50%.
(4)由分析可知,“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句谚语说明了生物的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是生物的遗传现象.
故答案为:(1)46;1(2)XY;X(3)50%(4)遗传
该题考查了体细胞和生殖细胞内的染色体,以及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的性染色体,解答时要注意结合图解.
5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中贮存于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生物与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结构,称为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的营养关系是非常复杂的.由于一种生物常以多种生物为食,而同一种生物又常常被多种消费者取食,所以食物链相互交错,这样多条食物链相连就形成了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的复杂的营养关系,叫做食物网.食物网形象地反映了生态系统内各生物有机体之间的营养位置和相互关系,生物正通过食物网发生直接和间接的关系,保持着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
这部分知识是命题的热点,题型的类型也较多.主要考查对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的认识,及食物链、食物网的正确写法,以及在给出的食物链、食物网的生态系统图示中,综合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点.
食物链反映的只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对食物链写法的正确认识是解题的关键.食物链的起始点一定是生产者(绿色植物).食物链通常写成“甲→乙→丙→…”的形式,由被吃的生物指向吃它的生物,线段不能代替箭头.另外食物链中不能出现分解者(细菌、真菌).食物网是由食物链交错形成的,对于食物网是由几条食物链组成的,是考查的热点.数食物链的条数时,要从绿色植物数起,然后按箭头指向依次下去,直到最高的营养级别,而不能有中途停止.完整的一个食物网并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因为还缺少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温度、水等),及生物部分中的分解者(细菌、真菌).
6
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根据生态系统的概念,我们可以用以下图示来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
熟记生态系统的组成,及理解其组成成分的作用、相互关系是解题的关键.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既包括生物部分又包括非生物部分.我们平时做题时会遇到这样题:一个池塘里的全部生物,属不属于生态系统?很显然该题忽略了生态系统的非生物部分,当然不属于生态系统了.再比如:给出个草原上的生物图示,图中有草、兔子、蛇、老鹰,问这是不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根据前面知识点里的概念图解,我们可以看出,图示中只画出了生产者:草,消费者:兔子、蛇、老鹰,没有画出消费者:细菌、真菌;另外也没有画出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等,所以该图示要想成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话,还缺少分解者及非生物部分.
7
达尔文和自然选择学说
1、自然选择: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生物进化论的核心内容.自然选择学说的中心论点是:物种是可变的.而且生物具有多样性和适应性.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1)过度繁殖地球上的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产生很多后代.
(2)生存斗争自然界中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活条件(包括食物和生存空间等)是有限的.因此,生物要生存下去,就要进行生存斗争.
(3)遗传和变异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生物个体既能保持亲本的遗传性状,又会出现变异.出现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并将这些变异遗传下去;出现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
(4)适者生存生存斗争的结果是适应环境的生物(或个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不适应环境的生物被淘汰,这就是适者生存.
2、怎么理解自然选择:自然界中,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
(1)自然选择学说的四点主要内容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2)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内因,遗传使生物保持物种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变异使物种向前发展进化.
(3)过度繁殖产生的大量个体不仅提供了更多的变异,为自然选择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材料,而且还加剧了生存斗争.
(4)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5)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过程,是生物进化的动力,而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6)遗传和变异是基础,过度繁殖是前提,生存斗争是手段,适者生存是结果.
考查了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理解和认识,需重点掌握知识,考试热点,题型一般为选择、填空与解答形式,有一定综合性.
熟记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要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自然选择学说的核心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7分)仔细阅读下文,参考图示,回答问题:在稻花飘香的季节里,我们漫步在田间的小路上,经常会看见飞翔的鸟儿,青蛙在忙着捕食害虫,偶尔还能遇见在草丛中穿行的小蛇.到了夜晚老鼠的天敌猫头鹰就会出现在田间的树上,忠实地守护着这片农田.
(1)在上述农田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稻、草、树 .
(2)写出一条最短的食物链 草→鼠→猫头鹰(或稻→鼠→猫头鹰) .
(3)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太阳 ,该能量被储存在生物体内后通过 呼吸 作用释放出来.
(4)在此农田生态系统中,青蛙的体色多数为绿色,请从达尔文进化论角度分析,这是 自然选择 的结果.
(5)如果人们大量捕捉青蛙,会导致 害虫 数量增多,从而破坏了生态平衡,因为生态系统的 自动调节 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应该爱护动物,遵守生态规律,共创和谐家园.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达尔文和自然选择学说.
(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2)生产者指的是绿色植物.它们利用光能,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3)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4)达尔文认为,生物的生存斗争不仅包括生物种内的斗争、生物种间的斗争,还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在生存斗争中,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
(5)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解:(1)图示中的稻、草、树,它们利用光能,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均属于生产者.
(2)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由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链状结构.每条食物链的起点都是生产者(绿色植物)箭头指向初级消费者(植食性动物)箭头指向次级消费者(食肉动物)箭头指向次级消费者(食肉动物).该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分别是草→鼠→猫头鹰(或稻→鼠→猫头鹰),草→食草昆虫→食虫鸟→猫头鹰,草→食草昆虫→食虫鸟→蛇→猫头鹰,草→食草昆虫→蛙→蛇→猫头鹰.其中最短的食物链是:草→鼠→猫头鹰(或稻→鼠→猫头鹰).
(3)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呼吸作用进行的主要场所为线粒体,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因此储存有机物中的能量必须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出来,才能被利用.
(4)在此农田生态系统中,青蛙的体色多数为绿色,因为青蛙的体色存在着变异,与环境颜色一致的体色有利于青蛙的生存和繁殖后代,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青蛙的体色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逐渐形成了与环境颜色一致的保护色,这有利于青蛙的捕食和避敌,是青蛙与环境之间通过长期生存斗争形成的,是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结果.
(5)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如在食物链“草→食草昆虫→蛙→蛇→猫头鹰”中大量地捕杀青蛙,则食草昆虫失去了天敌的控制,就大量的繁殖,使草大量减少,造成植被减少,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由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应该爱护动物,遵守生态规律,共创和谐家园.
故答案为:(1)稻、草、树(写出其中两个即可得分,写一个不得分)(2)草→鼠→猫头鹰(或稻→鼠→猫头鹰)(3)太阳(光能或其他符合题意即可);呼吸(4)自然选择(5)害虫;自动调节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