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和明天,
你不知道哪一个会先到来。
56岁的张波(化名)先生,
身体一直比较健康,
9月7日,
他却在一场乒乓球运动之后,
突发心肌梗死骤然去世。
这位湖南知名企业创始人的离开,
让不少人扼腕叹息。
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杨迈、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彭作义、
春雨医生CEO张锐……
近年来,
年轻的优秀创业者、企业家突发心源性猝死的悲剧不断发生。
这种疾病为何没能提前预防?
抢救成功的案例究竟有多低?
什么情况下需要警惕并及时就医?
他的身体一直很好,喜欢运动,还爱钓鱼。
张波的朋友
张波的朋友告诉记者,张波生前身体没有什么问题,但在9月6日晚上,他曾经和朋友聚会,一直熬夜到了凌晨4时。
9月7日下午,张波又收到朋友的邀约,前去打乒乓球。在剧烈的运动中,他感觉到心脏不舒服,便提前下场,吩咐陪在一医院。
虽然送医院,但张波想去医医院。医院的时候,他的症状已经很严重;尽管医务人员及时进行抢救,患者最后还是不幸离世。
接诊的医生透露,张波死亡的原因是急性心肌梗死。
提问
什么原因导致了张波先生的猝死?他最后的救治过程,是不是科学专业?
为此,记者采访了知名心血管病专家、医院江凤林副教授。
熬夜与运动
Q1
在去世的前一天,张波熬夜到了凌晨4时,第二天运动的时候出现不适,这是不是患者发病的诱因?
肯定是诱因,56岁的年纪,熬夜本来就是在过度消费自己的健康。但这位患者身体应该是有基础疾病的,比如血管狭窄等,这样的疾病平时不会有健康隐患,但熬夜就像一场“风暴”,导致他心脏过劳,心肌耗氧量升高,第二天运动时心脏就出现问题了。
送医的时间
Q2
医院的路上,医院,医院,这样的救治过程科学吗?
切记,心脏出现不适时,一定是越快就医越好,但医院,才具有抢救的能力。这位患者途医院,医院,确实耽误了一定的抢救时间。
与季节有关吗
Q3
现在正是夏秋交替的季节,昼夜温差大,和心血管疾病发病有关系吗?
有关系,季节更替会让心血管有个“适应期”,比如出现血管痉挛等症状。再过一段时间,气温就会出现明显的下降,导致血管收缩强烈。如果血管脆弱且伴有栓塞的市民,需要警惕血管因冷刺激后的破裂。
四类高危人群需要警惕
“心肌梗死原本是高龄的人高发,现在患者却越来越低龄化。”湖南中医院心血管病科副主任医师范建民分析,主要有四个原因:
生活方式的转变,大鱼大肉的饮食习惯;
年轻人作息不规律,经常熬夜;
生活压力大,受焦虑、不安精神情绪困扰;
频繁应酬,抽烟喝酒不受控制。
心肌梗塞有四类高危人群,分别是:
糖尿病患者
高血压患者
高血脂患者
抽烟人群
从时间上来讲:
冬天发病率高于夏天,
发病时间凌晨、上午多于下午与晚上。
范建民医师建议,家族中有相关病史,爷爷奶奶等直系亲属有过这类疾病,需要加强防范,定期体检。经常吃夜宵,频繁应酬,抽烟喝酒的人需要注意自己的心脏问题。此外,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状态、日常焦虑、压力大的人也需要及时防范。
现下,“猝死”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属,工作压力大,生活方式偏激,心态浮躁,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身体垮掉,一步步走向“猝死”的深渊。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胡信群教授制定了心肌梗死的“急救四部曲”:
急救
四部曲
鉴别疼痛时间,如超过半小时,急拨。
可以含服硝酸甘油(最多两片),嚼服阿司匹林。
立即休息,在救医院。
突发心跳骤停的病人,现场及时有效地心肺复苏极为重要。
“猝死”其实常常会有前期症状,出现这些症状要引起注意,及时进行治疗。
胡信群教授
最常见的症状是由心肌缺氧引起的胸痛,进而蔓延至手臂、背部等等。有些人会出现恶心、呕吐或呼吸急促等症状;女性、老年人或糖尿病病人症状可能不那么明显,虚弱或乏力可能是主要的信号。
其次,双脚肿胀可由多种因素引起,比如妊娠、静脉曲张、肾功能不全等,但也可能是心脏衰竭的标志。
再次,没有任何诱因的前提下,忽然发现自己无缘无故的心跳加速,心慌、乏力、头晕甚至晕厥,持续时间不等,也可能是心脏疾病突发。
“心脏乱跳”的症状可能是心律失常,年轻人可能是室上性心动过速,老年人需警惕心房颤动的可能,如不及时有效地治疗可能导致脑中风的发生。
延伸
在家发生心梗该怎么办?
“时间就是生命”,这句话用来形容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恰如其分。生气和激动都有可能造成急性心梗,如果在家时,碰到急性心梗或怀疑急性心梗的患者,在救护车到来之前应该这么做:
1
让患者稳定情绪、安静休息,避免再受刺激。如果患者当前正在运动或正在劳动,那就立即停止,如果患者情绪激动,一定尽力让他恢复平静。情绪激动和活动会造成心脏耗氧量增加,有些病人是由于激动、紧张、愤怒等激烈的情绪变化诱发的。据报道,美国有一个州,平均每10场球赛,就有8名观众发生急性心肌梗塞。
2
为患者选择一个他感觉舒服的体位,这么做是为了保证呼吸顺畅,脑供血充足。
3
家中如果常备氧气,赶快让患者吸氧,每分钟3~5升。
4
根据具体情况嚼服阿司匹林~毫克,但有出血性疾病病史禁用。也要提醒有老年人的家庭,家中常备一些急救药品,比如阿司匹林、硝酸甘油(最多服用3片)以及氧气等,以备不虞。
记者李琪
通讯员梁辉实习生薛国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