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吃货们来说夏天标配是什么?
空调WIFI西瓜?
烧烤啤酒小龙虾?
好了好了
吃货们的心我们都懂~
但是
6月19日,医院,有这样一位22岁女患者小李(化名),因为吃小龙虾给自己酿成了大祸。
发病:小龙虾+冰啤酒,吃完双腿剧痛
此前,小李和大学室友一起在寝室里点外卖,是价值58元的小锅小龙虾,配上一瓶冰冻啤酒,小李吃了七八只小龙虾。美食下肚半小时,小李呼吸困难,双腿剧痛,一旁的两位室友却安然无恙。
室友以为小李喝酒醉了,将她送医院。初步询问后,医生发现小李的病情很奇怪,不像醉酒。医务部立即组织了全院多学科MDT会诊,针对小李的病情制定方案。
检查结果显示,小李的肌酶高达2万多。正常肌酶一般是几十,这意味着小李的病情很危重。医生们一致认为:这是典型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简单粗暴的说,就是肌肉溶解到血液里面了。
所以,小李才会双腿剧痛,充血水肿。想想就难受,可见小姑娘这次遭了多大的罪。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这种疾病非常少见,此前新闻里说过吃小龙虾导致这种病的事。但是在工作中,医院的医生们也很少遇到这种病。
治疗:病情好转,能下床行走
还好医生们理论在线,迅速诊断出结论,并给小李做了对症治疗。
医院肾病、血液、消化、化验室等科室会诊后,采用保守的输液治疗,大量输液让肌肉细胞溶解产生的物质通过尿液排出体外,搭配营养餐调养。
经过一周治疗,小姑娘的病情已好转,但恐怕小龙虾的阴影是久久挥散不去了。
目前,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能在家人搀扶下行走。
小小龙虾,威力为何如此大?
呼吸内科医生周雨、区韵仪表示,我院接收的这位小姑娘进食的是小龙虾,所以称为小龙虾相关性横纹肌溶解症,又称小龙虾相关性哈夫病。
我国首次病例报道于年8月上旬的北京市,后续国内相关报道主要集中在江苏省,安徽省也是小龙虾相关哈夫病的高发省份,大多数患者治疗效果较好。
有学者对国内外哈夫病的致病因子推测进行分析研究,相关致病因子主要有生物*素、重金属、细菌、病*、过敏、草酸、柠檬酸、农药、除草剂等,但尚未得到肯定的依据。
该病症会引起代谢紊乱,急性肾衰竭等组织器官损害的临床综合征。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通常具有季节性,夏秋季节较常见,属于胃肠道吸收*物。
小龙虾咋吃更安全?
爱吃就要会辨别,下面这些小知识建议吃货们码起来。
1.在食用小龙虾前首先要留意外观。挑选个小点的,颜色正常的。用化学物质洗刷过的小龙虾,外壳干净、无污物,颜色明亮。而正常情况下小龙虾体表颜色红中带黑,不可能色泽鲜红。
2.小龙虾出锅后,观察下其尾部。一般尾部蜷缩说明入锅之前是活的,如果是直的说明入锅前已经死了,加工前已死的小龙虾不能吃,否则容易导致腹泻,过敏体质的人更要慎吃。
3.用“洗虾粉”清洗过的小龙虾有酸味,不易存活,外壳比较松弛。“洗虾粉”浸泡的小龙虾尾部会显得更白,身体节点上也没有*色斑点。
4.买回来的小龙虾应用凉水冲洗、浸泡一到两个小时,然后去掉虾的头及腮,再用刷子清洁外壳、爪等容易吸附细菌的地方。切记要煮熟了吃,小龙虾体内也会含有寄生虫和细菌,在烹调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小龙虾煮熟煮透。
5.吃的时候,最好不吃虾头,因为虾头的污染物往往最多。且最好一次吃完。小龙虾蛋白质含量较高,而蛋白质腐烂变质以后对人体会带来很大伤害,所以小龙虾做熟以后最好一次吃完,以免发生食物中*。
小龙虾的确是夏季不可少的美食之一,但食用需谨慎。毕竟玩归玩,闹归闹,吃进肚子的东西不能开玩笑!
最后祝大家吃得开心,吃得健康!
为大家送上一段小科普
什么是横纹肌溶解症?
横纹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RM)是指横纹肌快速分解,导致细胞分解产物释放到血流和细胞外空间中。
这个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肌肉疼痛,虚弱和酱油尿,其他全身症状包括发热、全身不适、心动过速、恶心和呕吐。
在医学中,横纹肌溶解症的特征为血清肌酸激酶升高,血清肌球蛋白升高及肌球蛋白尿。通俗地说,一些不良因素如大量饮酒,食用小龙虾、海鲜等食物或剧烈运动等导致骨骼肌产生了急速的损伤,肌肉细胞就会“溶解”破裂,细胞中的肌红蛋白进入血液,肌红蛋白对人体有害,需要通过肾脏过滤后排出体外。
但由于它的“个头”很大,所以在过滤、排出的过程中很容易堵塞肾小管,大约30%的横纹肌溶解症患者会出现急性肾衰竭,发生酱油尿、少尿、无尿等症状。
横纹肌溶解症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很有可能造成肾衰竭。更严重的情况是,被破坏的肌肉细胞还会分泌出大量的钾,进入血液中会引起高钾血症,严重者可致心脏骤停危及生命。而横纹肌溶解症患者中约有20%~33%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因此尽早积极治疗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