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语:
“作为一名医生,治病救人是自己的职责所在。同时,作为一名共产*员,为人民服务更是自己的应尽义务。”
——潘明康
“孙阿姨,您头晕不晕啊,还有哪里感觉不适?”8月4日早晨7点刚过,医院的心血管内科病房内,主任医生就带着医生们进行例行查房。带头的主任医生名叫潘明康,现任北京市医院(中国科学院医院)业务副院长兼心血管病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
力求让每一位患者满意
“来找我看病的病人很多,他们都信任我,把我当成希望。”潘明康于年来到医院,主攻心脑血管领域,11年来解决了大大小小的各种疑难杂症,很多外地患者都慕名而来找他看病。潘明康对待每位患者都很有耐心,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认真回答,力求让每一位患者满意。
“多一句关怀,就能让患者多一分安心。多花点儿时间在研究上,就能让患者多一份希望。”只要一有空闲时间,潘明康就会翻阅文献资料,研究国内外的病例,想方设法为患者解决问题。
在潘明康的病人里,还有一部分是上了年龄的院士,潘明康理解他们腿脚不便,每隔一段儿时间都会不定期去他们家里回访,了解他们的恢复情况。
“您最近感觉怎么样,要好好吃药,注意休息。”当记者跟随潘明康医生来到一位90多岁老院士的家里时,潘明康先检查了之前布置给病人的“作业”——每天早晚分别测量一次血压,他像夸奖小孩子一样对院士表扬道,“您的任务完成得很好!”随后,潘明康根据用药记录,仔细叮嘱院士之后的用药剂量。在检查了各项指标,确认没有问题后,他才放心离开。
远程监测确保及时就医
疫情期间,由于不方便面对面诊治,潘明康与团队想办法、出实招,运用互联网+技术为百余位中科院的科学家们提供了远程医疗服务。
“对于患者的生命体征,心率、血压、血氧等重要指标的检查,现在通过远程互联网我们就可以了解了。”潘明康向记者介绍到,“患者在家中测量后,测量数据可如实、及时、准确地传医院工作站中,我们会及时根据患者情况给予指导,从而调整患者的治疗方案。”
通过远程监测,潘明康和他的团队及时避免了很多病情危急情况。潘明康回忆说,当时,有一位中科院研究员在家突发室性心动过速。这是一种恶性的神经失常现象,如果不及时处理,很快就会变成室颤,最后造成猝死。“在我们的监测过程中,大夫的手机就接到了报警提示,显示病人出现异常情况。于是,我们马上查看,发现危险后迅速电医院。与此同时,医院也做好了相关抢救准备,确保患者第一时间就医。”潘明康说道。
在潘明康医生和团队的努力下,目前,医院已成为国内首家家庭心脏康复示范中心和首家远程居家心脏康复示范中心。潘明康希望未来这套远程心脏康复监测系统发挥更大的作用,让患者受益。
“作为一名医生,治病救人是自己的职责所在。同时,作为一名共产*员,为人民服务更是自己的应尽义务。”潘明康工作虽然忙,但总会挤出时间去参加各种义诊。从年至今,他已累计参加了30多次义诊服务。潘明康表示,“通过义诊,能向更多百姓普及健康知识,提供最便捷的就医指南。所以,我经常利用自己的年假和调休时间去参加,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让我更热爱这份工作。”(记者谢春阳/文鲁特/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