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名思义,心跳也就是心脏的跳动。心脏就像是人体的发动机,需要不断地保持跳动,满足全身的供血和供氧。一旦心跳停止,往往就意味着生命的结束。有时候心跳的速度以及节律还可以反应出一些人体疾病。不难看出,拥有一个正常的心跳对身体健康来说是多么重要的事。
那么什么样的心跳才算是正常呢?正常的心跳在一分钟内会跳动多少次呢?其实这些问题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世界那么大,不同地区的环境、饮食以及生活习惯等都有一些差别。因此,生活条件不同的人的身体健康标准也有所不同。就拿心跳来说,中国、美国、欧洲执行标准都不一样。
一、窦性心律
要了解正常的心跳,首先就要知道什么是窦性心律。正常的心脏跳动具有一定的频率,换句话来说,就是心脏每分钟内要按照一定的次数跳动。与此同时,每次相邻跳动之间的距离需要相等,也就是要有一定的规律。当心脏跳动有了频率和规律后,就形成了节律,也叫做心率。
心脏之所以能够跳动,是因为有起搏的脉冲点,正常心跳的脉冲点来源一般都是右心房的窦房结。窦房结发出脉冲,形成了冲动,传导到心房,从而引起心房进行收缩,接着再传导到心室,引起心室进行收缩,这样就完成了一次完整的心跳。
由窦房结发出的冲动构成的心跳次数以及规律,就被称作窦性心律。正常人在安静状态下测量的每分钟的心跳次数,被称为静息心率。如果静息心率符合窦性心律,那么就称这个人的心跳是正常的。虽然每个国家的心跳次数的标准都不太一样,但都是基于窦性心律来进行判断的。
二、中国、美国、欧洲执行标准
1、中国
根据现阶段的情况来看,健康的中国成年人的心跳范围是每分钟60次到次。如果每分钟心跳次数大于,就认为是心动过速,如果每分钟心跳次数小于60,就认为是心动过缓。
这个数据是中国基于累积的临床诊断患者疾病经验,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来的,并不是通过研究验证出来的,没有医学实验证据。但是如今很多医疗机构以及医学教育,很早就约定成俗地将60—次/每分钟认定为正常心率。
不过在很多临床实践的过程中,有不少人的心跳次数是在50到60次之间的,但是他们并没有表现出不舒服的症状,身体也都是健康的。所以有时候心跳超过50次而低于60次,心电图诊断显示窦性心动过缓,也不需要过度担心。
2、美国
不可否认的是,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的确是医学技术更加先进的国家。而美国医学界对心跳正常范围的判断可以分为教科书和指南两个方面。
美国经典心脏教科书《BRAUNWALD’SHEARTDISEASE》,是每个心脏医生都必需要研究学习的医学典籍。这本书的最新版本对正常心率定义是60次-次/分,这个范畴和中国教科书一样。但是对于心动过缓有一些不一样,心率小于60次/分被诊断为心动过缓,而小于50次/分,就属于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了。
年,美国发布过一份关于心动过缓的指南,这份指南认为50次~次/分才是正常心率,这和美国的教科书不一样。但是这份指南是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以及美国心律学会联合研究出来的,因此会比教科书更加具有说服力和依据,同时也更加接近临床。
对心率的看法和美国的教科书
3、欧洲
欧洲医学界对心率的范围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在一份欧洲年发布的关于心动过缓的指南中,倒是可以知道他们对窦性心率的下限的最新定义,他们将性心率的下限定在了55次/分,指南中不止一次提到过窦性心律低于55次/分要重点注意。由此大家可以大致地暂且认为,欧洲对正常心率定义是55次-次/分。
三、每个人的心率都不一样
其实对于同一地区的人而言,由于个体特征差异,不同的人在不同状态下,正常的心跳次数也会有一些差别。如果按照中国标准,可以从年龄、性别、运动量这三个特征大致做一个划分。
1、年龄
人类从胚胎阶段就拥有了心跳,如果将心脏看成一个不断重复收缩、放松这些动作的机器,不难理解心脏机器用久了后就会坏掉。人体器官是有使用寿命的,人体内的心肌细胞会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老化,从而导致心功能也慢慢地下降,心率也会逐渐下降,总体来看,在人的一生中,心率会先快后慢。
新生儿的正常心跳的范畴为~次每分钟;0~1岁的儿童的正常心跳的范畴为~次每分钟;2~3岁的儿童的正常心跳的范畴为~次每分钟;4-7岁儿童的正常心跳的范畴为80-次每分钟。儿童年龄超过8岁时,心跳就会接近于正常成年人的范围了。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婴幼儿哭闹,那么心率有可能会达到次每分钟,但是如果安静熟睡,那么心率就有可能会下降到70次每分钟。有一部分儿童的正常心跳还有可能会在次每分钟以上。
成年人的心脏发育基本上已经成熟了,因此在成年人时期,正常心跳的范畴为60~次每分钟,一般情况下平均心率是75次每分钟。很明显就能发现成年人的心跳已经比婴幼儿慢了不少。
老年人的心跳得更慢一些,根据统计显示,老年人群体的平均心率的范畴已经下降到50~70次每分钟,当老年人进入熟睡状态的时候,甚至会降低到40次每分钟左右,不过这都是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过于担心,但如果老年人在白天意识清醒地进行活动的时候,心率只有30~40次每分钟,那就需要警惕是否为脑供血不足等疾病了。
2、性别
其实如果从临床角度上来看,男女的心跳实际上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区别。如果一定要区别,在胎儿时期,女孩的心跳一般会比男孩快一些。有些人就会根据这一点去判断腹中的胎儿是男是女,但还是建议大家不要去查胎儿的性别有时候,会触碰到法律,放宽心态,是男是女都一样。
3、运动
影响心跳次数的关键因素是人体心脏跳动时排出的血量,如果心脏的腔容量比较大,射血能力比较强,可以更多地将血液都射进心脏,心脏跳动次数就可以有所减少,这也就说明心脏功能更加强大。
而运动本来就会对心脏进行锻炼,增强心脏的功能,经常运动不仅心肌收缩力变大,舒张期回心血量也增加,所以如果经常锻炼,正常的平均静息心率会比缺乏运动的人要低一些。
但是大家在进行运动的时候,要注意一下运动心率。运动心率和静息心率相反,是指人体在运动的状态下的心率。在做有氧运动的时候,最大的运动心率是减去现在的年龄,再乘80%,最小的运动心率则是减去现在的年龄,再乘60%。在运动的过程中,要控制好自己的心率在这两个数值之间。
四、心率过快或过慢分别有什么危害
心率过快的危害如下:
1、缩短寿命
心率越快,心脏的血管内皮和心血管受到的损伤就越大。目前有研究显示,每个人的一生中的心率跳动次数有一定的限制,人的一生的心跳的固定值大概是30亿次左右,其他哺乳动物也有相应的固定值,大概是10亿左右。
如果一个人的心跳次数长期超过次每分钟,那么平均寿命会减少13岁。也就是说,心率是和寿命挂钩的,心跳快的人的寿命较短,心跳慢的人的寿命较长。目前有医学者对动物做过相关的实验,结果显示,乌龟的心跳是6次/分,它的寿命长达岁,小老鼠的心跳是次/分,而它的寿命只维持了两年多。
2、猝死
心率过快会加大心脏的负荷,导致心肌的耗氧量增加,有可能会引起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如果冠心病患者心率过快有可能会出现血压偏低或是其他的昏厥等症状,甚至会出现诱发心绞痛或者肺部水肿。如果本身就存在心脏器质性病痛的患者心动过速,有可能还会造成猝死。
3、无法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一般人心脏跳动会高达到次每分钟,在这个时候,患者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心悸感,导致他们难以对外界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有些人会陷入紧张的情绪中,控制不住全身颤抖。有时候还会对温度没有感觉,分辨不出来别人的样貌。如果情况严重,甚至会出现意识丧失。
心率过慢的危害如下:
1、心脏骤停
心率严重过慢的时候,将会接近人们死亡的心率表现,就有可能会因为心脏供血不足,从而引发心脏骤停。在这个时候一医院进行抢救,否则会危及到生命安全。
2、头晕眼花
心率过慢后,人体的供血机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人体内的组织器官没有得到及时的血液供应,尤其是脑供血不足,那就有可能会出现头晕眼花的症状,这种情况一般在老年人群中比较常见。
3、低血糖
心率过慢的时候,容易导致新陈代谢紊乱,体内部分组织无法得到充足的营养,血浆中葡萄糖水平下降,身体的血液不流通。于是便容易引起低血糖等疾病,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如果情况严重,可能会出现昏厥。
总结
总而言之,人体的心跳并不是一个恒定的数值,由于地理环境、机体状态不同等原因,心跳会在一定范围内有所波动。现阶段医学界普遍认为正常心率在60-次/分,如果白天的静息心率低于50次/分或者高于80次/分,就需要提高警惕。
根据心跳的速率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自己的心脏健康情况做一个有效判断。无论心率过快还是过慢,对身体健康都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如果没有超出正范围太多,而且没有出现不适症状,就不用太担心。但如果身体同时存在明显异常,建医院,做相关的检查,从而尽快得到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