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酷暑时节,很多地区地表温度超过40度,建筑工人、冶金工人、清洁工、交警、快递骑手、运动员等人群在高温、高湿没有通风的环境下长时间进行户外作业、训练,往往是热射病的高发期。
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如果得不到及时科学有效地救治,死亡率高达60%以上。每年一到酷暑时节,在高温下作业发生热射病的例子很多见,有的因为救治及时而挽回了生命,有的却因此而丧命。
为此,在这酷热难挡的夏季,如何正确认识热射病、有效救治热射病、积极预防热射病,
典型病例
6月中旬的一天下午,骄阳似火,热浪滚滚,地表温度超过40度。北京某建筑工地的张师傅突然感觉到胸闷气短、头晕眼花。正在身旁的工友发现不对劲,立即用手扶住张师傅坐下,停止作业,而此时的张师傅已是脸色苍白、意识模糊。
工友背着张师傅立即送往工地附近的社区卫生所,医生迅速判断病情,采取脱衣散热、凉水冷敷、给予吸氧等急救措施。医生感到,张师傅不是一般的中暑,极有可能是热射病。
当即,迅速呼叫,急救车很快将张师傅紧医院。果然不出所料,张师傅被确诊为热射病,经2个多小时的全力抢救,张师傅最终转危为安,重返工地。
“热射病”会死人吗?
热射病分为两种:劳力性热射病和非劳力性热射病。
高温作业下发生的热射病大多是劳力型热射病,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导致机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其特点为发病急、病情进展快,作为一种致命性急症,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热射病病死率为20%~60%,50岁以上患者死亡率可高达80%,多发生于高温下的户外作业人员、夏季参训的部队官兵和运动员。
热射病之所以危险,是因为人体器官都需要在一定正常温度下才能正常运作,这和各个酶的生物活性及机体代谢有关,而一旦器官损伤造成了,并不是总是可逆,当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时,死亡率极高就不难理解了。
哪些异常信号提示热射病?
户外高温作业下出现热射病后,突然感到全身不适,发热、头晕、头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减退、反应迟钝,或忽然晕倒、抽搐、意识不清,可伴恶心、呕吐、腹泻、呼吸急促等,继而体温迅速升高达40℃以上,出现说胡话、嗜睡和昏迷,皮肤干热、面色潮红或苍白,开始大汗、冷汗,继而无汗、心动过速、休克等。
发生热射病的三大因素
个体因素:
2、睡眠不足,户外作业前24小时存在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
3、超重,体重指数(BMI)大于25kg/m2,肥胖者皮下脂肪厚,不容易散热,比瘦人更容易中暑。
4、运动员训练前2周内未在相同的热环境下进行适应性训练。
5、运动前未能及时补水和饮水,或有过强烈的情绪波动。
环境因素:
组织训练因素:
现场急救,抢占“*金3小时”
从抢救张师傅一事中可以看出,及时有效的现场施救是他转危为安的关键。临床研究表明,热射病病死率与高热持续时间密切相关,超过3小时就会导致严重后果。因此,病发后的3小时被称为抢救热射病的“*金3小时”。
在户外高温作业时,如果发现身边同事出现中暑症状,在求助医生的同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现场急救——
1、立即转移。
2、快速降温。
3、及时补水。
4、紧急转送。
牢记八要点,远离热射病
1、避免在高温下暴晒。
2、户外作业时要少量多次饮水。
3、工作前睡眠要充足。
4、工作间隙或结束要尽快散热。
5、运动前补水要跟上。
6、科学安排工作时间。
7、要有一个凉快的环境。
8、多食清淡饮食。
聚焦
微量元素检测不得作为儿童体检项目
7月12日,国家卫健委发布通知,要求加强儿童微量元素检测监督执法工作。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严格规范儿童微量元素检测工作,不得将微量元素检测作为体检等普查项目。
聚焦
我国两款疫苗与“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签署供应疫苗协议
7月12日,全球疫苗免疫联盟宣布,中国国药集团和科兴生物分别与“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COVAX)签署供应疫苗的合作协议。两家企业7月起向“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提供疫苗,用于发展中国家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聚焦
德尔塔*株已出现在至少个国家和地区
7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上周全球新冠确诊病例连续第四周增加,死亡病例也在连续10周下降后再次反弹。变异新冠病*德尔塔*株正以极快的速度在全球传播,导致新冠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激增。目前,德尔塔*株已出现在至少个国家和地区。世卫组织预计,德尔塔*株很快将成为全球流行的主导新冠病**株。
工人日报客户端《乐健康》第92期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工人日报记者姬薇
本文来源: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