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是一个奇妙的领域,每一份心电图都包含着丰富的心电信息。在阅读心电图的过程中,人们还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并冠以特殊的名字或有趣的故事。提到“晕厥”与“少女之吻”,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童话中王子和公主的故事?其实,这个故事并不浪漫,甚至有些凶险。
作者:Myelin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中年女性的晕厥
一名48岁的医院就诊,此前,患者已多次被明确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静脉推注腺苷后转为窦性心律。此次晕厥发作前,她并没有心悸症状,也不符合血管迷走性晕厥的特点。
入院后,医生做了心电图检查,结果完全正常;经胸心脏超声也未发现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为明确晕厥的病因,做了颈动脉窦按摩试验和主动站立测试,结果也完全正常,排除了颈动脉窦高敏和体位性低血压所致晕厥的可能。那么,患者为何晕厥呢?此次晕厥和她既往的阵发性室上速有何关系呢?阵发性室上速虽然可导致快速的心室率,但常表现为窄QRS波心动过速,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临床上鲜有因为室上速发作出现晕厥的患者。
为了明确晕厥的诊断,最后选择了电生理医生的“绝活”——心内电生理检查。
电生理检查过程中,患者很容易诱发心动过速,检查结果符合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特点,心动过速周长约ms(频率约次/分)。起初,患者的心动过速为1:1下传,呈典型的室上速发作,随后出现2:1下传,并出现了一个心电图上的典型征象——“少女之吻”征。
图1心动过速2:1下传,并出现“少女之吻”征
什么是“少女之吻”征?
“少女之吻”,如此浪漫的名字,究竟是什么?
“少女之吻”征(thekissofthegirlfromIpanema)是指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发生,并伴2:1下传激动心室时,此时的心室率不算太快,使心动过速易被漏诊。这时的心电图上一个逆向P波落在T波上可形成T波切迹,其构成的心电图形态酷似嘴唇的外形,因此被形象地称为“少女之吻”。
图2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伴1:1或2:1下传
图3“少女之吻”征
出现“少女之吻”征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具有如下特点:
逆向P波落在心电图T波上的表现可伪似双峰T波,同时还酷似双唇中的上唇。
逆向P波时限很短,这是心房逆向激动时呈离心性,左右心房同时除极使逆P时限较短。
可能同时存在心室率高出一倍的心动过速,且心动过速伴心室率快时,可形成宽QRS波心动过速。
心电图上一但出现“少女之吻”征,尤其是患者曾有突发突止的心动过速病史时,应高度怀疑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可能性。
揭开晕厥的谜底
故事讲到这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已经诊断明确了,不论1:1下传还是2:1下传,患者的心室率不是很快也不是很慢,导致晕厥的可能性很小。那么,晕厥究竟是为何呢?
为了鉴别诊断,医生继续完善电生理检查,结果发现患者的心动过速出现了不等比例下传及更高比例的房室分离。
图4心动过速不等比例下传
仔细看这张腔内图,可见心动过速的频率与之前一致,但出现了3:1~4:1不等比例的下传。心房和房室结上表现为心动过速,而在心室里却是心动过缓,真可谓冰火两重天。
图5阵发性室上速伴3:1~4:1不等比例的下传
进一步电生理检查发现,患者在做心内刺激时出现了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室停搏长达6秒。至此,患者晕厥的病因终于揭晓。
图6电生理检查时患者出现长达6秒心室停搏
明确诊断后,患者并未植入起搏器,而是接受了常规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治疗。术后随访3月,患者未再出现心悸和晕厥发作。
总结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常常被认为是理解心律失常的基础。值得注意的是,AVNRT除了常见的心动过速之外,也可表现为其他形式,如2:1阻滞时心室率正常,心电图表现为典型的“少女之吻”征;甚至,当出现3:1或4:1阻滞或完全性阻滞时,患者可表现为心动过缓、心室停搏和晕厥表现。从上述案例可见,浪漫的名字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个极其凶险的故事。
参考文献:
[1]PinosJ,LuzLeiriaTL,KruseML,PiresLM,DeLimaGG.KissofthegirlfromIpanemaandsyncope:Avariantpresentationofatrioventricularnodalreentranttachycardia.HeartRhythmCaseRep.;6(9):-.doi:10./j.hrcr..06..
[2]EvertzR,BrugadaJ.ThekissofthegirlfromIpanema.NethHeartJ.;21:–.
[3]KanekoY,NakajimaT,TamuraS,etal.Superior-typefastslowatrioventricularnodalreentranttachycardiawitha2:1atrioventricularblock.JCardiovascElectrophysiol.;30:–.
[4]KatritsisDG,JosephsonME.Classificationofelectrophysiologicaltypesofatrioventricularnodalre-entranttachycardia:areappraisal.Europace.;15:–.
[5]郭继鸿.“少女之吻”征.临床心电学杂志,;2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