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心脏早搏是个什么鬼平心论心
TUhjnbcbe - 2024/9/11 8:47:00

心脏早搏,顾名思义,就是心脏提早出现的(异位)搏动。

我们正常的心脏搏动属于“窦性心律”(“窦性心律”是什么心律?),就是按照窦房结的指令、间隔一定的时间周期性发生的。这个周期,医学上称为“心动周期”。早搏,就是心脏搏动在原本正常的心动周期里提早发生了,因此也称为“期前收缩”、“期外收缩”。

心脏早搏,可以说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了。人的一生,大概都会有一段与“早搏”相伴的日子。与早搏相伴,有些人毫无感觉,只是在偶然的检查中发现;有些人则感觉明显,心慌心悸,焦虑不安。那么,“早搏”到底是个什么“鬼”?

心脏早搏是怎样发生的?

心脏发生早搏的电生理机制很复杂,归结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心脏的起搏和(或)传导出现了异常。

第一种情况,心脏出现了异常的起搏点。这种异常的起搏点抢在窦房结的指令之前“发号施令”,引起了心脏早搏。发生异位起搏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心脏原先潜在的、本该听命于窦房结的下级起搏点(房室交界区、希氏束)出现异常,抢先出来发指令了。另一种是心脏中原来没有起搏功能的一部分心肌细胞由于种种原因影响有了起搏功能,也抢先出来发指令了。

另一种情况,心脏的传导通路发生了问题。一部分下传的信号半路绕回去又返回来再次下传,医学上叫做“折返激动”。这种折返激动可以发生在心脏的各个部位,由于“抄近道”或“跑得快”,也早于正常的窦房结指令下传而引起心脏收缩(早搏)。

早搏可以单个或成对出现,如果三个或以上连续出现就叫做心动过速了。

心脏的早搏根据起源的部位分为窦性早搏,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房室交界性(房室结性)早搏等。房性和室性早搏最为常见。

心房、心室早搏的电信号也会逆传窦房结,有时候传到了,有时候没传到。逆传到窦房结的信号会打乱窦房结的正常节律,这些也会在心电图上有所显现。因此,早搏的心电图表现多种多样。

早搏可以偶尔出现(偶发),也可以频繁发生(频发)。一般来说,每分钟超过5次、或每小时超过30次的早搏算作频发。

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发现,50%~70%的正常人有室上性心律失常,并且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90%的老年人有房性早搏。在大规模人群研究中,室性早搏的发生率为60%,60岁或以上的老年人发生率明显升高,80岁以上的健康老年人%有早搏。研究发现,正常情况下24小时内,98%的人室上性(房性、交界性)早搏、96%的人室性早搏次数低于次。

哪些因素可以使得心脏发生早搏?

可以引发早搏的因素很多,有些弄清楚了,有些还不太明白。总之,心脏本身的原因,全身疾病的影响,各种因素引起的机体内环境紊乱、神经内分泌异常,还有可能存在的遗传因素等,都可能引起心脏早搏。

心脏结构异常和本身的疾病:如各种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炎,心肌病等)、心瓣膜病,心包疾病,心力衰竭,甚至心脏肿瘤、心室假腱索等,可以使心肌受到刺激、牵拉、压迫,或者缺血缺氧、炎性反应、坏死、瘢痕形成等。

全身疾病对心脏的影响,比如甲状腺机能亢进、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消化道疾病等。

各种可以引起机体内环境紊乱的因素,如发热、缺氧、体内的酸碱失衡(酸、碱中毒)、电解质紊乱(血钾、钙、镁等离子不正常)、各种毒素中毒等。

还有很多药物的影响,包括如抗心律失常药、强心药、抗生素、抗抑郁焦虑药、抗肿瘤药、激素等。

有些人并没有检查出明确的疾病或异常,可以由于情绪激动、紧张焦虑、失眠,或者吸烟、饮酒,饮浓茶、咖啡,饱餐、吃冷饮等甚至某个动作、体位诱发早搏。这些可能与体内的神经内分泌调节和一些理化因素刺激有关。还有一些早搏发作似乎无诱因可查、无规律可循。

因此,早搏可以由器质性疾病引起来的,也可以是一种功能性的异常。

关于早搏对人体的影响和治疗问题另文再谈。

1
查看完整版本: 心脏早搏是个什么鬼平心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