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前尘成噩梦,五载哀欢,匆匆永诀,天道复奚论,欲死未能因母老。万千别恨向谁言,一身愁病,渺渺离魂,人间应不久,遗文编就答君心。”
这副哀婉的挽联是陆小曼写给徐志摩的。二人自成婚之后便备受争议,而今匆匆五年,徐志摩竟然英年骤逝,这是许多人不能接受的。
众人婉转听闻徐志摩出事之前曾和陆小曼争吵过,更兼之,当时陆小曼与翁瑞午的流言已传遍上海,于是,徐志摩的亲友们迁怒于陆小曼,将她视作“祸水”与“荡妇”。
关于外界的诸多非议,陆小曼既无反驳,也无辩解,她曾叹道:一切全凭后人评说吧。
谈民国女子总归是绕不开陆小曼,正如胡适所说:陆小曼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
陆小曼01特立独行,名动北平
陆小曼6岁时就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读书,13岁时转入圣心学堂继续学习。
圣心学堂是一所法国人创办的教会学校,收费很高,堪称贵族学校。同校的学生们多是军政界高官家的小姐。
在这群从小就受到优质文化艺术熏陶的大小姐们中间,陆小曼是风头最盛的一个。她学习刻苦,在16岁时就掌握了英法两种外语,能弹钢琴,善于绘制油画,国文水平很高,古诗也写得好,颇有明清文学的韵味。
最最重要的是她相当漂亮,明眸皓齿,身材窈窕。因此,大家总是不由自主地追捧着她。
当时,北洋政府外交总长顾维钧想要寻一名精通英语法语的漂亮女子接待外宾,充任翻译。圣心学院就选派了陆小曼前去。
担任翻译这样重要的工作对于一个年仅十六七的女孩来说是颇为艰巨的。陆小曼不仅要精准地翻译双方的对话,更要得体而机智地应对一些蔑视中国人的外国人。
若是碰到有损国体的事情,陆小曼就得设法圆回场来,若是碰到外国人无端挑剔,她势必会毫不客气。
某次,在一个节日宴会上,外国人故意用烟头烫破小孩子们的气球。气球立时发出“乒”“乓”的声音,孩子们吓得哭叫起来。这些孩子都是上流人家的子女,但是宾客们只是尴尬地笑着,而不敢提出任何抗议。
陆小曼十分气愤,她便在众目睽睽之下,用同样的方法烧坏外国儿童的气球。无论是洋人还是中国人统统对她示以惊讶,但她依旧坦然自若。
陆小曼就是如此的特立独行,也正因这份高傲聪慧,她得了一个“皇后”的名头。
就连顾维钧也赞她:“陆建三(小曼的父亲)的面孔一点也不聪明,可他的女儿陆小曼小姐却那样漂亮、聪明。”
02“闪婚”嫁给西点军校高材生
陆建三生了9个孩子,仅有陆小曼一人站住了,加之她又如此优秀,因此,对她爱逾掌珠,在择选东床时更是殊为谨慎。
当时,陆小曼名满北京,来陆家提亲的人险些将门槛踏破。
陆父陆母精挑细选之下,选中了作家王西神的侄子王赓。
王赓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是后来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同学,比小曼大七岁,是个公认的前途无量的青年才俊。
陆小曼与王赓从议婚到婚期,不到一个月时间,被时人调侃为“闪电结婚”“开特别快车”,婚礼在海军联合社举行,仪式隆重,轰动一时。然而,这一对众人眼中的金童玉女婚后的生活并不和谐。
家道中落养成了王赓刻苦、笃学、严肃、稳健的性格,而小曼是一个富有文艺气质,又喜爱浪漫的女性。王赓不赞成小曼再去交际场,小曼则埋怨王赓不知女人心。
陆小曼与王赓的结婚照《徐志摩与陆小曼艳史》中说:
“这位多才多艺的新郎官,虽然学贯中西,却于女人的应付,完全是一个门外汉。自他娶到了这一位如花似玉的漂亮太太,还是一天到晚手不释卷,并不分些功夫去温存温存,使她感到满足。”
正因如此,在结婚近半年之后,他们便已失和,之后更是频频争吵。
某天,与陆小曼并称“南唐北陆”的唐瑛请王赓夫妇吃饭。王赓因有事不能同行,因而特意叮嘱陆小曼不可与她们一同去跳舞。
陆小曼心中不满,却也对他的话多有顾及,因此当朋友们喊她去跳舞时,她并没有立时应允。朋友因而取笑道:“我们总以为受庆(王赓)怕小曼,谁知小曼这样怕他,不肯单独跟我们走。”
说着便硬拉着陆小曼上车。正在这时,王赓赶来了唐家门口,恼怒之下,当场训斥道:“你是不是人?说定了的话不算数!”
其后,王赓调任上海,想要偕同陆小曼前去,陆小曼却一万个不乐意。王赓无奈之下只得同意小曼留在北平,并请托好友胡适与徐志摩代为看顾。
03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徐志摩是何许人也?他是有名的才子,英俊风流,是深具浪漫主义的西式绅士,更是万千女性的“大众情人”。
当时女高师有位陈健吾女士,年纪渐长,却在择偶上面十分苛刻。替她做媒而碰壁的朋友们经常愤愤地说:“你想必是要徐志摩一样的男人才能满意吗?可是徐志摩只有一个,爱慕他的女孩子却是不计其数。”
徐志摩之风靡由此可见。
在王赓将小曼托付给徐志摩之前,徐陆就在一个普通的交际场合中相识了。爵士乐一响,他们便翩然起舞,步伐娴熟,舞姿优美,把别人都比了下去。
彼时的陆小曼深陷不得意的婚姻之中,充满了愁怨,彼时的徐志摩刚刚经历了对林徽因的求而不得。两个情场失意的人在相视的瞬间,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自己灵魂的余烬。于是,刹那间爱情死灰复燃。
两个人深陷于爱情与道义的纠结与痛苦之中。但是胡适却一力怂恿徐志摩追求有夫之妇陆小曼,完全将朋友的嘱托弃之脑后了。
胡适的动机已不可考,但据陆小曼后来的情人翁瑞午说,胡适早已对陆小曼怀有非分之想,只是摄于妻子江冬秀的威严,不敢有所作为,故而一直热衷于为徐陆二人牵线搭桥。
徐志摩与陆小曼虽未及于乱,但是风言风语业已流传开来,王赓亦有所耳闻。
年,为了割舍这段感情,徐志摩前往欧洲游历。陆小曼含泪相送。临分别时,徐志摩对着众人飞吻,但陆小曼知道,这个欲盖弥彰的吻该是送给她的。
这个场景在如今想来也是极悲情极浪漫的。陆小曼也曾回忆起这一段往事,并称徐的出走,是在她的劝说之下才达成的。言外之意则是他们称得上是一对道德高尚,人品无暇的情侣。
然而,张幼仪的回忆却颇值得玩味。当时张幼仪正在欧洲求学,徐志摩便前去探望她。张说:经常会有国内的好朋友给徐志摩来信,告诉他是否应该归国。
事实上,在徐陆的流言传遍全城之后,王赓曾放出狠话说要取徐志摩的性命。而徐志摩的欧洲之行名为忘情,实则是避难。
及至后来听闻王赓收回了话头,徐志摩才匆匆赶回国内。
张幼仪04婚后的日子不好过
徐回国之后不久,王赓即同意与陆小曼离婚了。这全仰赖于徐志摩与胡适的好友刘海粟。
当时刘海粟正在北平暂住,胡适、徐志摩与张歆海(张幼仪的哥哥)前来看他,一再地说:“你到北京不见王太太,相当于白来。”
刘海粟禁不住怂恿,便和他们一道去拜访了陆小曼。
陆小曼热情地招待了胡适一行人,并与初次见面的刘海粟相谈甚欢。而平素极擅言辞,极为活跃的徐志摩却罕见地沉默起来,只对陆小曼微笑地打了个招呼。
刘海粟大感意外,便格外留心起来。席间陆小曼与徐志摩眼神胶着,两个人都有些神思不定。
当晚,徐志摩来到了刘海粟的房间。未及开口,刘海粟便问道:“你有什么心事?”
徐志摩长舒一口气,神态却不见轻松:“怎么?你看出来了?”
刘海粟索性单刀直入:“老实讲,你和小曼相爱多久了?”
徐志摩将感情长埋已久,这一下便不吐不快。他对刘海粟讲他们的感情经历,又讲两个人的爱而不得,还讲小曼的不幸婚姻,最后祈求刘海粟帮帮他。
刘海粟被他打动,决心帮一帮这位老朋友。他前往陆家游说小曼的母亲,讲述了许多因婚姻不幸而酿成的惨例。
老太太毕竟心疼女儿,知道陆小曼的身体素来不好,不愿意逼坏了她,便松口说:“只要说服王赓便可。”
刘海粟随即南下上海设宴,邀请小曼母女、王赓、唐瑛、杨杏佛、徐志摩等人,在席间谈及婚姻情感,委婉表示“伉俪之情应建立在相互之间感情融洽、情趣相投的基础上。”
王赓何等聪明,闻弦歌而知雅意。他毕竟是个有涵养的人物,尽管不悦,却也不会当着满桌名流失态。他也是个有风度的人,这么多人前来做说客,小曼去意已坚,强留亦是无用了。
不久之后,王赓即与小曼解除了婚姻关系。
刘海粟徐志摩欣喜若狂,急忙去陆府求婚。但陆小曼的父亲却殊为不满,有意刁难一番,他称若要结婚,需得请来梁启超做证婚人。
这里又牵扯到另一桩公案。当初徐陆二人的绯闻纷纷扬扬之时,梁启超曾训诫过徐志摩,告诫他两个人的欢乐实不该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并对小曼口出轻视之语。
陆建三提这种要求,一方面是真心不希望小曼嫁给徐志摩,所以就搬出梁启超抵挡;另一方面,或许他也曾听闻梁对小曼的评语,心中为女儿不平,便想着要梁做主婚人,以正小曼的身份。
但不论是哪种算计,终究还是落空了。徐志摩请来了梁启超,梁启超却在演讲证婚词时痛骂了徐陆二人:
“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学问上没有成就;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致离婚再娶……以后务要痛改前非,重新做人。徐志摩、陆小曼,你们都是离过婚,又重结婚的,都是过来人了,这全是由于用情不专……我送你们一句话:祝你们这次是最后一次结婚。”
在众宾客面前,徐志摩脸孔涨红,陆小曼则面色灰败。
许是抑郁难抒,婚后不到一年,小曼便患了肺病。
梁启超05复杂的多角恋情
陆小曼从小就有心动过速与突然晕阙的毛病,如今又增添了肺病,更是苦不堪言。
当时有位擅长推拿的名医叫做翁瑞午,是某位晚清重臣的孙子。翁瑞午因替小曼治病,而与徐志摩夫妇成为了好朋友。
为了镇痛,翁引诱陆小曼吸食了鸦片。
小曼的身体日渐痊愈,但却鸦片成瘾,一刻也不能离开了。
当时,徐陆结婚,徐的父亲徐申如也是很不满的,据张幼仪回忆,徐的母亲也对陆小曼格外不满意,因而抱怨道:“她剩了大半碗饭,竟要志摩帮他吃掉。”“饭后去楼上就寝竟要志摩抱她上楼,她口喊着‘摩’‘摩摩’真是不成体统。”“她就这样娇弱吗?连五十级台阶都爬不上去?”
徐家父母对陆小曼的不喜可见一斑。婚后,徐申如将他们困在硖石老家,只给他们微薄的生活费,但是,陆小曼生来富贵,花钱大手大脚已成了习惯。
为了养家,徐志摩不得不在许多学校兼课。胡适知道他的境况之后,便力邀他来北京代课,给予丰厚的薪资。
徐志摩只能在两边来回地跑,不免冷落了陆小曼。
而去往北平任教职的徐志摩又不可避免地同林徽因联系起来。当时林徽因已经嫁给梁思成,徐志摩已有陆小曼,这对昔日爱而不得的情侣竟然罕见地亲密无间地相处起来。
小曼对此犹为介意。他曾对徐志摩说过:“你跟任何女人的任何交往都不必瞒我,我无所谓,绝不干扰。唯独林徽因,你绝不可再跟她接触。只要让我知道你跟她还有来往,我绝不答应。老实讲,我是要吃醋的。”
但徐志摩是一个风流的人,对于林徽因也未能忘情,因而他并没听进去陆小曼的话。就连他在北平的住处,都是设在林徽因家楼下。
林徽因林徽因与陆小曼的关系十分微妙。陆小曼晚年就曾对友人回忆起林徽因做过的“不入流”的事情,言语之间颇为不屑。
据她称这是徐志摩口述的。当初徐志摩追求林徽因,林起初不同意,后来却突然回了一封电报委婉暗示愿意交往。徐志摩兴奋异常,前去寻林。却在无意中得知林竟同时与五位男子保持亲密联系。
徐志摩当即拿着誊抄的电报,前去质问其余四人。一时间,他们都对林的做法深感不耻随即联名写了一份嘲讽的绝交书送去,断绝了来往。
张幼仪作为徐志摩的前妻,都不得不摄服于小曼的风姿,社交圈里不论男女,都要赞一声陆小曼。可是唯独林徽因对陆小曼绝口不提。
林陆二人是否怀有情敌心理已不得而知,但是,同为徐志摩爱戴的女性,她们彼此不太和睦却是事实。
因着长期两地分居,陆小曼与翁瑞午愈发熟络。年11月17日晚,被催促回来的徐志摩见到陆小曼正在家中和朋友聊天,并喝得醉眼朦胧,心中已是不悦。第二日,又见翁在榻上为陆小曼推拿,形态暧昧,终于止不住地发起火来。
陆小曼操着烟灯砸过去,擦过眼角,打碎了他的眼镜。徐志摩负气出走,第二天,便传来了飞机失事的噩耗。于是,众人轮番唾弃陆小曼。
但这件事却似乎别有隐情。据陆小曼回忆,徐志摩返回上海,未及半月,便有电报传来,言及林徽因肺疾吐血,医院。
徐志摩心焦之下,搭乘货运飞机前往北平安慰,不幸于途中逝世。
当然,这又是陆小曼的一家之言。但是,林徽因前往飞机失事地点,捡回了一块飞机残骸,并且终生珍藏于卧室之内却是不争的事实。
06遗物之争
作为文坛大师,徐志摩的遗稿无疑是极具价值的。
当初,徐志摩去欧洲避难时曾将一只装有书信的箱子放于好友凌叔华处,里面大约存放着曾经与林徽因的通信,不便被陆小曼看到。于是,欧洲归来,徐陆结婚之后,徐志摩都未曾取回这只箱子。
凌叔华持有这只箱子的消息不胫而走。胡适与林徽因轮番上阵,争抢这批遗物。凌叔华迫于压力,只得交出。
据她揣测,里面应该是存有林徽因与胡适的回信,二人怕书信泄露为自己带来不良影响,故而全力争夺。
事实或许与凌的推断相差不远。及至这批手稿公开之后,大家发现了一个问题。徐志摩给胡适写了40多封信,可胡适的回信只有仅仅5封。徐给林徽因也写了几十封信,但林的回信也只有仅仅六封。
剩下的书信去了哪里?不得而知。
陆小曼也曾多次给胡适写信,言辞委婉地请求他归还这批遗物,但是一连五封信都石沉大海,胡适并未有任何回应。
胡适07与翁瑞午同居
徐志摩的逝去令陆小曼悲痛不已,但她吸食鸦片成瘾,业已离不了翁瑞午了,因此二人继续厮混着。
她意志消沉,不再流连于社交场所,也不大去见旧日的朋友了。很多人将这看做是陆对徐的怀念,事实上,随着徐的逝去陆已经声名狼藉了,即便她自己不在意,可其他人却默契地排挤了她。
某日,陆小曼收到一封徐志摩父亲的电报,大致意为:你是否和翁某同居了?若是,请立刻驱逐他,不然将不再支付生活费。
陆小曼名气虽大,却没有谋生的能力,又难以戒断鸦片,因此,这一纸电报的威力可想而知。
翁瑞午得知后,十分气愤,索性搬到陆小曼的卧室中设榻居住,并保证以后由他负责陆小曼的生活。
当时翁瑞午已有妻子儿女,他也曾想离婚娶陆小曼。但是陆拒绝了,并对他说:两个人只保持现下这种关系,永远都不必结婚。
盖因翁的妻子是个旧式女子,一旦离婚就会难以谋生,也因陆决意不再结婚,以此怀念徐志摩,更因她对翁没有爱情,只有感情。
及至中年,因为常年吸鸦片,陆的牙齿早已脱落,牙龈也被熏黑,但她并未去镶嵌一口亮丽的牙齿,翁瑞午也依旧对她奉若神明。
胡适对于翁陆二人的同居颇有非议,他曾几次致信陆小曼,称他愿意负担陆小曼的全部生活,最后一次更是严令陆小曼同翁分开,否则他便要与她绝交了。
陆小曼一概没有回应,也因此真的与胡适绝交了。
但据陆小曼的好友回忆,晚年时,翁与陆也闹翻了。全因翁瑞午人品低劣,诱奸了翁与陆共同的义女,致使18岁的女子怀孕了。
翁瑞午与陆小曼08老年振奋,身后凄凉
新中国成立后,陆小曼受惠于陈毅大将军,被安排到上海文史馆当馆员,有了工资,生活得到保障。
她戒断了鸦片,整个人都振奋起来,重拾了昔日写作画画的爱好,也致力于徐志摩文集的出版。
她说:“过去的一切好像做了一场噩梦,酸甜苦辣,样样味道都尝遍了……”
年4月2日,医院,一代佳人,香消玉殒,享年63岁。
她这一生都无子女,送小曼最后一程的是她的好友赵清阁。
当时小曼输着氧,喘息不止,艰难地说道:“我不会好了,人说63是一个关口……最近我常常梦见志摩……我们快要重逢了。”
赵清阁追问她是否有什么心愿未了。
小曼道:“我死而无憾,也毫无留恋和要交代的,只有一个希望,就是希望将来能埋骨在志摩的墓穴里,你能办得到吗?”
赵清阁泪落如雨,只能不断点头。但是那时已是暴风雨的前夕,他自己也有遭到清算的前兆,又如何能帮小曼呢?无非是以谎言安她的心罢了。
陆小曼生前不善理财,致使死后连一件新衣都没有,只着了一件破旧的棉袄。赵清阁视之不忍,送了她一套新的绸衣入殓。
小曼的骨灰无人接管,只能放在殡仪馆中,其后不知是何人将之葬于上海某处的陆家墓地中。
后来,那处墓地改建了工厂,小曼的坟地与骨灰全都不知去处。
陆小曼远在台湾的侄子陆宗麟时常惦念着她,收敛了她的遗物,嘱人在苏州为她建了一座衣冠冢。
小曼最终没能完成与徐志摩合葬的遗愿。据说是被徐志摩与张幼仪的儿子拒绝了。两个人一葬于苏州,一葬于浙江,异地相望,魂兮难见。
—END—
我是
容千寻,在文学中朝圣,想要了解更多,欢迎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