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教师节,回首这6个月的学习时光,感触颇多。
映日荷花零落去,一卷秋书随雁来!分别在即多思绪,且理笔记诉情怀。匆匆六个月,一路走过,一路感悟,而今有一种脱胎换骨般的感受——既往工作中的种种困惑,在浙大一院进修的这6个月里,都有了答案。
回想半年前,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踏上了进修之路。来到这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国家队"医院,我既兴奋又焦虑。兴奋的是验证了自己的选择是对的,焦虑的是担心自己不能尽快融入。不过很快,我的焦虑被这个有爱的大家庭融化了。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尽管老师们每日忙于各种手术,但是他们仍用不同的方法来引导我们学习,模拟器操作、亲身示范、床旁指导……应有尽有。除了集中学习外,老师们还会为我们"量体裁衣"打造不同的学习计划,选择适合每个人的学习内容。对于大家的疑问,老师们也总是耐心详细地回答。多种学习方法结合,快速地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填补了各方面的知识空白。短短一个月,我就从穿刺小白一跃提升为穿刺小能手。
每当我满足于取得的进步时,总会想起老师们在手术台上,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模样。他们的光辉形象一直鞭策着我:想要走得更远,就一刻也不能懈怠。我不断观察、提问、思考、总结,牢固掌握电生理的基础知识。就这样,我从放置电极、房间隔穿刺、lasso建模、大头标测一路稳扎稳打,快速进步。如今回想起来,我想这些已经内化为一笔宝贵的财富。
医者,战病疫救苍生也。除了精湛的医术之外,老师们高尚的医德、严谨的态度,也值得我去学习。他们对患者耐心备至,真正把患者当亲人。急患者之所急,设身处地地考虑患者和家属的感受,竭尽所能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身为医疗队伍的一员,我自豪,我感动。都说内化于心,必定会外化于行。能跟优秀的同志并肩作战,是我最大的荣幸。
何缘幸相识,尽在不言中。除了这些让人敬佩的老师外,还有导管室里温柔大方的护士长,美丽贴心的护士姐妹们。在学习中,手术过点,三餐不及时是常有的事,她们总能提前帮我们安排好饮食,是我们坚强的后盾,暖心的“家人”。
茫茫人海中,我们本是平行线,短暂交集成一点,又将各自奔赴下一个山海。但这些点点滴滴的美好,会封存在我们的记忆深处。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在学习的这段时间里,每当周末闲暇时,我会约上同事一起游西湖、登北峰、览灵隐、品龙井……都是很不错的体验。我喜欢这里的人,也喜欢这里美好的一切……好想要打包,统统带走。
如果说进修是再次体验后学生时代的奋进,那么来浙江大医院心内科无疑是个幸运的选择。就快要离开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了,舍不得跟大家说再见,但天下无不散的筵席,救死扶伤的使命仍要我们不断地向前。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志们,感谢大家对我这一路的帮助,我一定不会辜负。居之无倦,行之以忠,我相信我们虽在殊途但总能同归。
小链接:
浙江大医院心血管内科,简称浙大一院心内科,独立建科于年。通过几代人的努力,目前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浙江省重点学科、浙江大学重点学科、浙江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美国ACC教育基地;是首批国家临床药理学基地、国家心血管专科医生培训基地、国家心血管(冠心病/心律失常)介入治疗培训基地、国家心血管介入护理技术培训基地;通过了胸痛中心、房颤中心、心衰中心认证;也是国家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博士后流动站。
浙大一院心内科在浙江省内率先开展心血管介入治疗,并一直引领浙江介入心脏病学发展,是浙江省内最早开展二尖瓣球囊扩张成形术,梗阻型心肌病化学消融、射频消融术的中心;在国内较早、省内最早开展冠心病介入治疗,在省内最早开展冠脉钙化病变旋磨术及经桡动脉PCI、心脏起搏器植入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是国内首批开展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射频消融的单位;在华东地区首批开展腔内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及ACP左心耳封堵术。目前开展的复杂PCI术、心腔内三维超声引导下房颤射频消融术、Rhythmia三维标测系统引导下各类复杂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CartoUnivu引导下射频消融术、左室四级导线CRT-D植入术、希氏束起搏术、左心耳封堵术等手术均居于国内领先水平。近20年来约接受了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心血管内科进修医护人员。通过心血管医学核心技能培训、临床综合能力培训、科研指导与协助等方式,在加强医疗质量控制的基础上,让进修生多动手多思考,助力进修生成长。
(文章来源:医院蔡文玉)
责编:浙江大医院朱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