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开展首例绿色电生理
TUhjnbcbe - 2025/2/28 17:41:00
北京中科医院公益抗白无止境 https://weifang.dzwww.com/cj/201711/t20171127_16268082.htm

“绿色电生理”技术能够在极低射线量甚至零射线量条件下完成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

红网时刻郴州9月4日讯(通讯员刘志娟)部分快速性心律失常可通过介入手术得到根治,介入手术已经成为心脏疾病的最有效根治手段之一。但是应用传统的介入治疗技术就意味着患者接受治疗的同时,也要承受射线的伤害,医护人员也不例外。而“绿色电生理”技术能够在极低射线量甚至零射线量条件下完成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实现低害、安全、精准、高效的治疗效果,这种新理念和新方法代表着心律失常领域的技术创新,尤其是对于孕妇患有心律失常时的射频消融治疗不再是禁忌症。

医院心内科主任唐春仕、副主任王才安带领的心电生理组,在保证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安全有效的同时长期探索如何减少射线对患者和医护人员的伤害。通过对心脏解剖的精准把握,对电生理技术、三维标测技术的深度理解和娴熟掌握,不使用X线,也不依赖超声完成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

8月27日,医院心内科团队开展了郴州市首例“绿色电生理”治疗心律失常——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零射线射频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医院心脏介入迈入了“绿色电生理”时代,为患者与医护人员提供绿色安全的诊疗服务。

患者黄某,男性,58岁,自诉胸闷、心悸10年余,再发加重1周入院,每次持续十余分钟,可自行缓解、与活动无明显相关,发作时自觉有心率加快的症状,伴有出汗、头晕、恶心。医院就诊时心电图已正常,找不到明确病因,疾病长期困扰患者,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此次住院期间患者又发胸闷、心悸,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治疗是首选的根治手段。

唐春仕、王才安带领心电生理团队,根据屏幕上三维立体再现的心脏内“敌情图”,在三维标测指导下完成心内电生理检查,精确找到靶点,实施射频消融术,一举摧毁病灶。术中患者心率,血压平稳,消融过程中稍感胸部发热,完全能够耐受,手术时间约1小时,患者感觉舒适,术后6小时可下床活动,生活自理能力不受影响,饮食清淡,勿食辛辣刺激即可。

传统的心内电生理射频消融介入手术需要频繁使用X射线透视,利用X线指导导管的操作定位,结合心脏二维解剖信息,观察消融导管在心脏中的大体位置,再进行标测和消融。但是X线辐射的副作用是传统二维心脏电生理介入治疗的重要弊端之一,患者、医护人员、技术人员均会受到X线辐射的影响。

现医院心内科开展的射频消融介入手术已由二维时代进入三维时代,通过引进的心脏内三维标测技术,实现了治疗全程“少射线甚至零射线”的技术创新。这种技术可以在无X线条件下,在患者体表贴上电极,以磁场或者电场作为定位参考,就能像GPS系统一样,在屏幕上显示心脏解剖和电极轨迹,对病灶的精确定位,达到根治某些心律失常的目的。但因为是在非透视环境下进行,这就对术者解剖电生理知识掌握、三维标测技术和导管操作水平的要求相当之高。

小科普

一、什么是室上速?

室上速——就是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通常指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何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其发作具有“突发突止”的临床特点,患者常伴有胸闷、气短等其他症状。

二、室上速有哪些危害?

频繁发作会导致患者的心功能受损导致心功能衰竭,极少数因心室率过快而导致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而危及生命。

三、室上速的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但不能根治,长期用药可能有副作用;

2、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安全性高,可根治。

四、哪些室上速患者适合射频消融治疗?

1、心动过速发作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尤其是从事高危工作者;

2、发作频繁患者发作持续时间长;

3、不能耐受抗心律失常药物,或服药后出现严重副作用。

1
查看完整版本: 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开展首例绿色电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