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命的降临
会给一个家庭带来欢乐和希望
但有一些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宝宝
却让爸爸妈妈们心急如焚、焦虑万分
孩子能否健康成长?
先天性心脏病能否治愈?
……
这些问题一直在困扰着他们
今天的《大医生来了》节目邀请到医院心脏外科主任、胸外科主任李建华。
李主任提醒大家,小儿先心病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可怕,虽然很多先心病在婴幼儿时期病情发展十分迅速,但只要发现得早,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就很有可能治愈,让患儿像健康儿童一样茁壮成长。
医院
心脏外科主任、胸外科主任
李建华
“为什么会得先天性心脏病呢?
先天性心脏病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可分为内外两类因素,内因主要指遗传因素,而外因则指孕妇在妊娠前、中受到的感染等外界影响。
内在因素:据了解主要和遗传有关,包括单基因病、多基因病及染色体变异。
外在因素:母亲在怀孕期间,特别是怀孕前3个月有病*感染,则胎儿易患先心病,主要致病病*为风疹病*、流感病*和柯萨奇病*等。其它因素如孕妇接触大剂量的放射线、患有糖尿病、高钙血症等代谢紊乱性疾病;怀孕期间服用了某些致畸药物;食用了被化学品污染的水、食品等。另外,大龄孕妇,特别是年龄接近绝经期的孕妇,胎儿易患先心病。
同时,还要提醒准爸爸们,吸烟、酗酒等行为也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总体来说,避免先心病的发生主要措施在于预防,加强对孕妇的保健,特别是在怀孕早期积极预防风疹、流感等病*性传染病和避免产生与发病相关的因素,对预防先心病有重要的意义。
“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
不同类型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病情差异较大,一般可分为以下两大类:
1
非紫绀型
非紫绀型先心病在较轻的时候可能没有明显的不适,仅在体检时会发现有心脏杂音;重症患儿在婴幼儿期常有喂养困难、呕吐、营养不良、易疲劳、气急等情况,在哭闹时也可以出现“紫绀”。
2
紫绀型
青紫型先心病的重症患儿多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就表现出面部甚至全身皮肤发紫(即“紫绀”)、喘憋、气促、精神萎靡、不肯吃奶、反应低下,反复出现心功能衰竭等情况,如不及时治疗,生存期通常难以超过一年,重症病人一个月内死亡率超过50%。
“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
其实,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并不是不治之症,心胸外科发展到今天,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准,成功率可达97%-98%。
相比于担心手术风险,其实真正让先心病成为噩梦的是家长对于先心病治疗时期的误区。有人认为:孩子年龄太小,体质弱、抵抗力差,经不起手术折腾,想等孩子年龄大些、身体壮实些再进行手术,殊不知,有很多患儿就是因为手术时间一拖再拖,最终错过了手术的最佳时机,造成终生遗憾。
李主任强调:“根据现代医学的发展水平,先心病患儿的手术时间已经不能以孩子的年龄大小和体重来断定了,唯一决定手术时间的是患儿的实际病情。”
因此,小儿先心病重在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注意
当发现孩子出现以下早期症医院就诊:
生长发育迟缓。多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发育比同龄儿童明显迟缓,体重增加慢,体形消瘦,易出汗,若排除营养缺乏或佝偻病后,就极有可能是先天性心脏病引起的心功能不全和心脏供血不足。
吃奶困难。呼吸急促,憋气,紫绀,喂奶时常有呛咳、拒食现象发生,胸部左侧心前区可能有隆起,这些都是心功能不全的表现。
频发呼吸道感染。孩子抵抗力低,常有上呼吸道反复感染发作现象,病情较重时可出现喘鸣、声音嘶哑等,这些绝不是一般感冒所引起的,而且按常规用抗感冒药治疗难以收效。
“如何预防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发病原因很多,遗传因素仅占8%左右,而占92%的绝大多数则是人为因素造成。
为了让更多的宝宝健康成长,预防先心病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服用药物需谨慎
药物本身对身体存在刺激作用。对于准妈妈来说,若是不能较好地用药,胎儿先天性畸形的发生率会大大增高,那些对胎儿有致畸作用的药物,容易导致先心病。
警惕病*感染
准妈妈在平时的生活中,应注意避免接触汞、铝、苯、砷、一氧化碳、有机磷、有机氯等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引起精子,卵子染色体畸变,致使胎儿畸形。
避免辐射
现代电子设备的发展迅猛,几乎人人离不开手机、电脑。这些对于身体的危害极大。准妈妈在工作期间,尽量少接触。
饮食健康
准妈妈在怀孕期间,避免烟酒,嗜好烟酒以及常饮可口可乐和咖啡,都对胎儿有致畸作用。应多吃健康的食物,如鱼汤、鸡蛋等。
预防先心病,准妈妈准爸爸都要做好预防措施,注意各方面的禁忌,才是对家庭负责,对宝宝负责。
提醒:
绝大部分先心病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跟正常人一样,可以参加同龄儿童的任何活动。
浙江之声《大医生来了》栏目由莎普爱思特约播出
上线嘉宾预告
周五(10月27日)10:00——11:00
医院
消化内科、营养科主任
郑培奋
来源:浙江之声·杨宸工作室
转载请注明浙江之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