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卫视《追我吧》节目组通过微博证实,11月27日在《追我吧》第九期节目的录制过程中,当期参与嘉宾高以翔奔跑时突然减速倒地,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全力抢救,医院最终宣布高以翔心源性猝死。年出生的高以翔,今年仅35岁,本来计划近期结婚,突然离去令人唏嘘。
高以翔
熬夜工作是家常便饭
国内某综艺导演郑涛(应采访者要求为化名,下同)向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透露,熬夜工作在综艺圈内几乎是家常便饭。“从明星到工作人员,从拍摄到剪辑,通宵已经成了工作惯性。”
“一些观众拍手称快的场景,有时会反复拍很多次。”郑涛表示,为了节目效果,观众们在电视机前看到的或搞笑或感人的画面,不少都是经过一定设计的。“有的场景反复拍5、6次并不少见。另一方面,不少综艺都设有后期编剧,会对内容进行重新梳理。”
一集综艺节目的拍摄量究竟有多大?郑涛告诉记者,“电视播出的1个半小时的节目,如果机位很多,有时需要超过小时的素材,加一起容量差不多有G。如果导演要求高可能还会更多。”
“但拍摄只是综艺项目的一个小环节,前期策划,中期拍摄,后期剪辑,包装都是一环扣一环的。”郑涛介绍,原则上,一期综艺需要1个月的时间进行后期制作,“由于一些综艺周期很短,一边播出一边在制作,有时候甚至可能周一才拿到素材,周日就要播了。后期睡在剪辑室是必然也是必须的了。”
“拍摄时明星很累,摄像很累。都很常见。后期时剪辑很累、导演也很累。对这个行业来说,已经不算什么了,在项目周期内,半夜3点睡,早上6点起的强度都很正常,劳累就是常态。”郑涛表示。
综艺节目或许只是整个影视行业的缩影。在郑涛看来,电影电视是一个标准吃“青春饭”的行业。据某影视机构的一项调查显示,近半数的影视工作人员年龄在30岁以下,而40岁以上的工作人员只有5%不到。而他们中,在项目期间“天天熬夜”的人数超过35%,从未熬过夜的仅有5%。(注:熬夜的定义为每日0时以后休息)
“动辄上亿的赞助,有趣的剧情,闪耀的明星,光鲜亮丽的外表背后,是各种工作人员废寝忘食,甚至是牺牲身体健康换来的成果。”郑涛总结道。
另据中时电子报,高以翔的好友透露,其在周一(11月25日)出席活动时,身体已有一些状况,患上了感冒,但高以翔没有休息第二天就到宁波录制节目,从8点30分一直到次日凌晨1时发生意外,生前连续工作17个小时。
高以翔的发生晕厥时正在参与录制的综艺节目《追我吧》,也因其猝死再度陷入工作强度过大的争议。
据台媒报道,此前在录制节目时,固定嘉宾陈伟霆和*景瑜都传出过在高强度、极耗体能的情况下,累到跪倒抽筋。而节目请来过的临时嘉宾,拳击奥运冠*邹市明和体操奥运冠*李小鹏也表示“撑不住”。
何为心源性猝死?
有医学方面专家就表示,心脏骤停在医学上常见的原因是长时间熬夜或者过度劳累,造成身体极大压力,当肾上腺素过度分泌,会导致心律不齐。
关于心源性猝死的话题也引起了公众讨论。澎湃新闻记者采访了沪上相关专家,从三个方面进行释疑。
医院急救医学科副主任刘小路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心源性”指的是心脏问题,例如心梗、劳累、压抑之类,“猝死”指的是急性突然死亡或者突发24小时内的死亡。
“过度劳累和运动过度都可能成为心源性猝死的诱因之一,例如近年来马拉松赛场上陆续有人倒地猝死的案例。除了一些基础性心脏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外,吸烟、酗酒、肥胖、高度紧张、过度劳累、长期熬夜或者是突然增加的体力劳动等,都会增加猝死的概率。”刘小路表示。
医院心衰专科主任范慧敏教授也指出,这类心血管疾病更多在进行剧烈运动的情况下才会显现出来,也就是说,在死亡降临前,人们一般无法知道自己身上隐藏着“杀手”。在猝死的人中,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患有心脏病。统计显示,有70%的人因为没有得到急救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范慧敏认为,当前,我国因心脏猝死人数很多,主要原因是引发猝死的多种因素未被有效控制,并有加重趋势,包括人口的老龄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和发病有升高趋势。而且,随着工作、生活、家庭的压力与日俱增,并且长期有严重的不良生活习惯,包括饮食结构不合理、暴饮暴食、长期熬夜、抽烟、喝酒、严重缺乏运动等原因,年轻的猝死人群与日俱增。
为何会发生在年轻人身上?
此前,一项临床调查显示,近几年,心脏病患者至少“年轻”了10岁。
刘小路对此解释,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人群以往都以中老年人为主,临床上,中老年人因有心脑血管等基础性疾病而导致猝死往往多见,但现在老年人通过医生给予专业的慢性病管理后,猝死概率较此前有所降低,而中青年病例逐渐增多,主要是中青年人群应酬过多、压力过大、经常熬夜、过度劳累导致猝死频发,这往往容易被“年轻”所忽视。
此外,上述两名专家都认为,过度运动也可能成为猝死“凶手”。他们坦言,近年来,国内外运动员猝死早已不是新鲜话题,超负荷的运动容易导致心肌缺血,加大心脏猝死的可能性。
范慧敏表示,爱好运动的青年人群可以通过简单的心脏检查,然后再根据医生的专业建议选择体育活动。“运动是把双刃剑,它有促进健康的一面,也有摧毁生命和健康的另一面,”范慧敏提醒,“这样的事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但只要引起足够重视,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伤害就可以避免。如上午6:00-12:00被喻为是心脑血管病的‘魔*时间’,70%-80%的心脑血管病猝发都发生在此时。因此,在这段时间锻炼要特别注意。”
猝死背后的危机你知道吗?
据中国心脏猝死防治救中心联盟主席金大鹏介绍,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导致的死亡人数高达54万人,且呈日渐增长的严峻形势。
关于猝死,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定义是:突然发生的,未能预料到的死亡,从发生不适到死亡,间隔不足6小时。猝死最大问题并不是疾病有多么难治,而是这些疾病以突袭的方式出现,让人措手不及。
一个人体弱多病,三天两头不舒服,吃药、跑医院,这类人群的猝死发生率反而比较低。因为这类患者往往对自己的身体比较在意,不可能让身体透支;另外,医院检查,在此期间发现一些可能引发猝死的原因,医生会当即就给出治疗方案。
相反,如果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平时很少看病、吃药,这类人更容易成为“猝死”的对象,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身上背着“定时炸弹”,也不会在意身体发出的某些疾病信号。
十大猝死高危人群
1、广告狂人
危险因素:医院心肺中心副主任和渝斌表示,有近半数以上的白领处于过度疲劳、劳累的环境中。一项网络投票显示,在经常加班的职业里,广告设计师高居榜首。
建议:身体喊累要休息。其实,经常疲劳是一种报警信号,它提醒机体已经超负荷了,此时应停下来,把大脑放空,调整工作节奏,不要给身心火上加油,拿健康甚至生命换业绩。
2、白衣天使
危险因素:白天夜班连轴转、门诊一坐大半天、手术台上忘时间……特殊的职业使命,要求医护人员的工作不能有丝毫“差错”。他们精神紧张,时常用脑过度、缺乏睡眠。
建议:抽空补充“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