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儿子猝死父亲室速,这是怎么回事
TUhjnbcbe - 2021/2/10 11:27:00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所有的猝死都是蓄谋已久!最近病房收治的一个患者,让我同情又惋惜。患者是一个50岁的中年男性,12年前诊断为肥厚型心肌病,伴有持续性室速,植入除颤器(ICD),当时医生建议患者完善基因筛查,患者未重视。5年前患者ICD电池耗竭,因考虑7年间并未发生ICD的放电治疗,于是更换为普通的起搏器。1年前,患者28岁的儿子无诱因突发意识丧失,心跳呼吸停止,抢救无效死亡,尸检诊断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遭受巨大情绪应激后,目前反复发作室速、伴黑曚,无意识丧失。白发人送黑发人,真的过于让人伤心,作为主治医生,我的心里也是感慨万千。生命过于珍贵,连带着我们对死亡也充满了敬畏,相比和大家传递着悲伤的情绪,我更加希望我们能从这个病例获得一些启发,来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如果从这个病例开始,提高了大家对于肥厚型心肌病的认识,我想这个患者和他在天堂的儿子,也会感到欣慰。

1

什么是肥厚型心肌病?

肥厚心型肌病,顾名思义主要的表现为心肌肥厚,早期研究估计其人群发病率在1/左右。近来研究提示可能比此要高,当之无愧为最常见的遗传性心肌病。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个除外性诊断,只有除外了高血压、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狭窄以及浸润性心肌病等其他原因导致的左室肥厚,影响学检查证实室壁15mm,才能诊断为肥厚性心肌病(图1)。肥厚型心肌病对健康最大的威胁,就是患者面临着极大的猝死风险。

图1:心脏超声可见室间隔明显肥厚,证实肥厚性心肌病的诊断。

2

肥厚型心肌病会有哪些表现?

肥厚型心肌病会产生一系列的症状,由于室间隔的肥厚,会造成流出道的梗阻,患者可发生黑曚甚至晕厥。由于心肌细胞的肥大,需氧增加,可产生胸痛症状。

部分患者在运动时发生室速、室颤,造成猝死,最可怕的是,这常常是这些患者的首发症状。在肥厚型心肌病的晚期,可出现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与扩心病类似。

除了临床症状外,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也有一些特异性表现,最突出的是心室高电压和细而尖的Q波形成(图2)。

图2:心电图提示左室高电压,伴有V4-V6导联的Q波,提示肥厚型心肌病。

3

肥厚型心肌病为何容易发生猝死?

肥厚性心肌病导致的猝死风险增加,和如下几个机制有关:

(1)心肌纤维肥厚、排列紊乱:结构的紊乱带来电学的紊乱,容易发生室速和室颤;

(2)心肌纤维:心肌肥厚和纤维化,导致了心肌瘢痕的形成,心肌瘢痕可成为心律失常如室速的基质;

(3)心肌肥厚,耗氧增多,心脏小血管管壁肥厚,供血供氧相对减少,造成心肌缺血,促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应地,根据这些机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提示肥厚性心肌病患者猝死的预测指标,这些指标具备的越多,猝死的风险越大。

它们包括:(1)心脏骤停史;(2)持续性室速;(3)非持续性室速;(4)室壁肥厚30mm;(5)运动后血压异常反应;(6)反复不明原因晕厥;(7)猝死家族史(图3)。

图3:肥厚性心肌病猝死风险增大的机制和预测指标。

4

肥厚型心肌病该如何治疗?

对于肥厚型心肌病的治疗,一方面为了缓解症状,另一方面是为了降低远期死亡率。

β-受体阻断剂,既能降低流出道的压力阶差,又能减少室速、室颤发作的频率,是肥厚型心肌病治疗的关键。ACEI和ARB在理论上存在逆转心室重构的作用,但并无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另外一个降低远期死亡的关键是植入ICD,由于导致室颤的基质(肥厚型心肌病)没有办法完全根除,只能通过植入这样一个机器,在发生室颤的关键时刻,力挽狂澜。

而对于这个患者,最为可惜的是在疾病的早期没有听从医生的建议,做好基因筛查,导致了后面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而他自己现在的内疚和自责,也是他发生室速的重要诱因。

我们开不了上帝视角,但好在还有历史可以让我们学习。但愿今后这样的悲剧,能够越来越少!

号外号外!何金山老师在医学界开课啦,《所有的猝死都是蓄谋已久》系列即将开课!扫码入群与何老师群内会诊,第一时间观看最新课程!

参考文献:

1.SemsarianC,InglesJ,MaronMS,MaronBJ.Newperspectivesontheprevalenceofhypertrophiccardiomyopathy.JAmCollCardiol;65:–54.

2.GershBJ,MaronBJ,BonowRO,etal.ACCF/AHAguidelineforthediagnosisandtreat-mentofhypertrophiccardiomyopathy:areportoftheAmericanCollegeofCardiologyFoundation/AmericanHeartAssociationTaskForceonPracticeGuidelines.DevelopedincollaborationwiththeAmericanAssociationforThoracicSurgery,Amer-icanSocietyofEchocardiography,AmericanSoci-etyofNuclearCardiology,HeartFailureSocietyofAmerica,HeartRhythmSociety,SocietyforCar-diovascularAngiographyandInterventions,andSocietyofThoracicSurgeons.JAmCollCardiol;58:e–60.

3.Authors/TaskForcemembers,ElliottPM,AnastasakisA,etal.ESCGuidelinesondiagnosisandmanagementofhypertrophiccardiomyopathy:theTaskForcefortheDiagnosisandManagementofHypertrophicCardiomyopathyoftheEuropeanSocietyofCardiology(ESC).EurHeartJ;35:–79.

4.MaronBJ,MaronMS.Hypertrophiccardiomyopathy.Lancet;:–55.

5.RowinEJ,MaronBJ,HaasTS,etal.Hypertrophiccardiomyopathywithleftventricularapicalaneurysm:implicationsforriskstratificationandmanagement.JAmCollCardiol;69:–73.

6.HongJH,SchaffHV,NishimuraRA,etal.Mitralregurgitationinpatientswithhypertrophicobstructivecardiomyopathy:implicationsforcon

1
查看完整版本: 儿子猝死父亲室速,这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