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
ECG所有都是选心电图。
正常是窦房结发指令
传导:
窦房结→结间束(窦房结和房室结之间所以叫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房室束)→左右束支→浦肯野纤维
给这几个打个比方
皇上
(窦房结)
宰相
(房室结)
县令
(希氏束)
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
(心室浦肯野纤维)
ECG:
P波→心房
记忆:放屁
QRS波→心室
两条金句:
哪里异位起搏就哪里畸形,毕竟和原来的不一样,才畸形
(房性起搏的就P波畸形室性起搏就QRS波畸形)
只要是上面传下来的冲动,传导到心室,QRS波就正常
解释:吃瓜群众(心室肌)如果收到冲动,哪里知道冲动是谁发出来的,要我收缩,我就收缩,收缩就QRS波正常
期前收缩(早搏)
分为房性、交界性、室性
1.房性期前收缩(房早)
心房发指令
房早,心房发放冲动早,所以提前出现(有提前出现的P,波)
这个P,波传导到心室,心室管你是谁传导下来的,你叫老子收缩,我就收缩
QRS正常
偶发的房早不用药物,观察,暂不处理。频发的需要治疗。
2.房室交界性期前收缩(交界性早搏)
房室交界发指令
因为房室交界在心房下面,
这个时候有可能可以逆向传导心房(逆行P,波)
这个P,波传导到心室,
心室管你是谁传导下来的,
你叫老子收缩,我就收缩
QRS正常
3.室性期前收缩(室早)
心室发指令
无P波,或者偶有P,波(因为QRS波传不上去房室延搁)
这个时候没有上面的冲动传下来了,所以不可能是正常的QRS波了,
心室是异位起搏点了,该他畸形了,QRS宽大畸形
室早可见于心梗洋地*中*等,
所以要看看有无器质性心脏病
无器质性心脏病偶发不治疗
有器质性心脏病利多卡因
没有就要胺碘酮、普罗帕酮等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
总结:
三者都不是窦房结发放冲动,所以都没有P波
异常起搏点与窦房结越近,P,与P波越相似
老铁们,喜欢就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