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是指心脏任何部位的冲动形成异常或冲动传导发生了障碍,最常见的原因是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炎也会导致心律失常。此外,也有少部分非心脏疾患或健康者。心律失常的不良后果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心绞痛、头晕、心悸、惊厥、濒死感、脑缺血甚至死亡。对心律失常治疗的目的就是防止这些不良后果的发生与发展。
目前针对心律失常病因的治疗有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为化学药物,如抗凝剂的应用、β受体阻滞剂、胺碘酮等。非药物治疗主要有射频消融术和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术,它作为器械辅助治疗,是药物治疗的重要补充。但无论是药物还是器械辅助治疗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良反应。射频消融术虽然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特发性室速和心房扑动的有效方法,但近年来有关其术中引起的并发症也屡见报道;ICD的应用是预防室性心律失常猝死的重要武器,但因医疗条件的限制、价格昂贵等,并非每个患者都能适用。
因此,很多心脏病人心律失常患者转而去求助中医,心律失常属中医“心悸”“怔忡”等病证范畴。本病的病因较为复杂,大致有外感时邪、内伤情志,以及痰饮、瘀血等导致心脉气血运行受阻,此为本病发生的共同病理基础。外感主要为感受六淫或疫*之邪,内舍于心,而致咽痛、寒热、胸闷等。内伤有因精神刺激,情志抑郁,气滞血瘀,痹阻心脉,气血运行失畅,遂致心悸,怔忡,脉来涩滞,时有结代。或因肝气郁久化火,或因饮食失节,损伤脾胃,纳运失常,以致热互结,痰火扰心,则心悸,心慌,心烦,脉数而有歇止,止无定数。有因房事失节,肾精亏虚,心肾失交,虚火扰心,而致头晕腰酸,心悸心慌,脉沉细数,或尺弱而有结脉出现。
亦有因久病体虚,心脾气血不足,血虚则心失所养而心悸不宁;气虚则心之阳气不振,心下空虚,出现心动悸,脉结代。心气不足,无力推动血脉运行,易致心脉血瘀,气血凝滞,或是肥胖之躯,痰湿素盛者,痰瘀交阻于脉,心脉失畅,则胸闷气短,心悸心痛,脉来滞涩,叁伍不齐。总之,本病病位主要在心,发病过程中涉及肝、脾、肾。其病因有外感、内伤之别,其证候有虚实之分,但可相互兼夹、转化,久病也可出现厥脱之变。
中医调治心脏病人心律失常的秘诀是什么?
心律失常临床类型繁多,包括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早搏、房扑、房颤等,是当代心脏医学的一大专攻课题,许多患者伴有完全或不完全性的传导障碍如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等。目前对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花样繁多,但始终不尽理想。广慈中医的一些心脏瓣膜病方剂基于“活血化瘀”的原理,一些基于扶助心阳的原理,一些基于打通气血的原理,一些基于恢复心脏自愈力原理,但总的目的都是整体调理与局部修复结合,实践证明,对多种心脏病,尤其是多种心律失常是有显著作用的。
然而令人欣慰的是,我们发现,中医古方具有双向调节心动过速与心动过缓的神奇作用,可使心动过速者变慢,也可使心动过缓者变快!一般轻中度的心动过速或传导阻滞程度属于一、二度的患者,经过一定疗程的治疗,即可使心动过速发作减少,传导顺畅;阻滞已达三度或室内三支(左前束支、左后束支、右束支)阻滞的患者以及中重度心动过速过缓患者则至少需要较长疗程的膏滋剂,冠心病人甚至可再造侧支循环,可缓解阻滞,使心功能逐渐恢复正常,大多数心动过缓患者可不用安装起搏器,恢复正常窦性心律!
有一位爱好运动的卢师傅却因过量运动导致身体出现了问题,心脏彩超显示:二尖瓣关闭不全、三尖瓣中量返流、恶性心律失常。心电图显示:1.频发房性早搏,2.偶发室性早搏成对,3.ST-T改变。主要是由于反流导致房颤心跳加速/分钟,走路没劲气短,上不了楼;血压正常,不用力挺好,一用力就产生心跳加速;身高一米六八,体重斤偏胖,上腹有点硬胀;吃饭睡觉都不错,就是脾气有点燥;血糖血压血脂都很正常。
医院开药吃了一年多效果不理想,医生告诉他只能放起搏器和到了一定程度进行手术治疗,卢师傅很担心,医院检查,没想到得到的结果差不多,药物开得更多了,可效果还是不理想,在病友的推荐下试试中医,找到广慈中医门诊,看舌象舌淡苔白,辨证属于气虚血少的类型,古方膏滋剂和丸剂的双重作用下,两周就反馈心跳速度没那么快了,一个月症状改善,两个月症状大大减少,能慢慢地上楼了,随证调方,继续巩固两个疗程,走路有劲了,腹部也不胀了,复查心电图心跳也正常了,早搏没再出现,不仅恶性心律失常好了,瓣膜问题也逆转了,这是他万万没想到的效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