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很多人通过运动锻炼强身健体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然而过量的运动反而有害,甚至有不少人因此引发恶性心律失常,尤其是本身就有早搏、瓣膜病等的,最大的危害就是会因抢救不及时而猝死。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出现过一些人因长跑而发生猝死的,通常都是发生了恶性心律失常。还有很多人经常会熬夜加班,长期熬夜就容易导致我们出现一系列的身体不适,这时候常见的情况就是心跳加速,头晕恶心。究竟是否需要治疗,关键要看是否有早搏、心脏瓣膜异常等。
心律失常分型甚为复杂,找准病因很重要
心律失常临床极为多见,其分型甚为复杂,但总的来说,可分为快速性心律失常、缓慢性心律失常。快慢不同,病机不一样,治疗自然有所差别。在中医上属于心悸、怔忡范畴,早在《内经》已认识到心悸的病因有宗气外泄、心脉不通、突受惊恐、复感外邪等。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和《伤寒论》,称之为“心动悸”“心下悸”“心中悸”及“惊悸”等,并认为其主要病因有惊扰、水饮、虚劳及汗后受邪等,并记载了心悸时表现的结、代、促脉及其区别,还有原发病早搏、房颤、瓣膜病、风心病、扩心病等,中医治疗找准病因很重要。
中医治疗心律失常的关键在于分型而治
根据临床上不同的病例大致分型为气虚血少、宗气下陷、寒凝心脉和心胆气虚,气血是夫妻,和睦是根本,气血为维护机体正常功能之物质基础,气可以推动血液运行,血可以运载气,气血相互滋生,气虚则血少、血少则气虚。久病伤气耗血,而致气血双亏。血亏虚则会形体失养,以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面色淡白或萎*、头晕目眩、唇甲色淡、心悸失眠、心快慢不一、舌淡脉弱等为常见证候。气虚血少型心律失常常见于早搏、房颤、瓣膜病,治疗应补心气养心血,使气血平衡,只有气血平衡了,人身体的心律失常才能好。
宗气下陷型心律失常常见于扩心病、风心病、围产性心肌病所致心衰患者,或缺血性心肌病型冠心病及各种功能性心律失常或房室传导阻滞者,临床以心悸、气短、提不上气、动则气欲脱为辨证要点。中医调理以大补宗气和健脾胃以促宗气之生成,且采用中药合理配伍达到抗心律失常作用。
寒凝心脉型常见于缓慢性心律失常或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常常感到心悸怔忡,常伴畏冷,四肢不温,喜欢温和的饮品,舌质淡嫩,脉沉细。中医在调理上温阳通脉,临床使用时,常温通心阳,补下焦元阳,多守而少走,通心阳之力不足。同时增强温通心脉之力,如果是老年患者,还有便秘的患者者,需要温阳通便,这样治疗心律失常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心胆气虚型心律失常常表现为心悸、容易受惊恐慌、坐卧不安,病人常感心中有做贼恐被抓捕之不宁,少寐多梦,人感疲乏,舌苔薄白或如常,脉象动数或虚弦。中医调理主要是镇定神志、养心安神和温肝阳、调达肝气,同时养肝阴、镇静安神,对症治疗屡屡取得良好的抗心律失常疗效。
中医认为我们的五脏脏腑相关,又有脾气亏虚、肾精不足而致心神失养,痰火扰心、水饮凌心而致心神不宁者,应当随证施治,从整体上调治,达到调和五脏、平衡阴阳的目的。通过广慈中医系列古方丸剂和膏剂,能够双向调节早搏、瓣膜病、扩心病引发的心律失常。通过中药核心成分来激活、修复并营养受损的心脏传导组织细胞,使心脏病人感觉轻快舒适,工作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说起运动,那可是63岁卢师傅的强项,可自从3年多以前长跑比赛晕倒后,他再也不敢过量运动了,因为心脏彩超显示:二尖瓣关闭不全、三尖瓣中量返流、恶性心律失常。心电图显示:1.频发房性早搏,2.偶发室性早搏成对,3.ST-T改变。主要是由于反流导致房颤心跳加速/分钟,走路没劲气短,上不了楼;血压正常,不用力挺好,一用力就产生心跳加速;身高一米六八,体重斤偏胖,上腹有点硬胀;吃饭睡觉都不错,就是脾气有点燥;血糖血压血脂都很正常。
医院开药吃了一年多效果不理想,医生告诉他只能放起搏器和到了一定程度进行手术治疗,卢师傅很担心,他觉得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医院检查,没想到得到的结果差不多,药物开得更多了,这一趟也没白跑,从运动爱好认识了一个病友,加入到了一个群,里面有很多运动加上熬夜导致恶性心律失常的病友,其中有试试中医效果很好的,于是他也想试试中医,要了联系方式详细说明病情后就得到了广慈中医门诊的专属分析,看舌象舌淡苔白,辨证属于气虚血少的类型,坚持服用中医系列古方。
在丸剂和膏剂的双重作用下,两周就反馈心跳速度没那么快了,一个月症状改善,两个月症状大大减少,能慢慢地上楼了,随证调方,继续巩固两个疗程,走路有劲了,腹部也不胀了,复查心电图心跳也正常了,早搏没再出现,不仅恶性心律失常好了,二尖瓣关闭不全没再出现,三尖瓣也由中量返流变为微量返流了,这是他万万没想到的效果,发到病友群,大家都非常羡慕,纷纷加入了中医治疗的队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