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新冠疫情控制得还不错,疫苗也出来了,可能有的医生朋友已经打上了,所以,我不太确定大伙儿还想不想听关于新冠病*(COVID-19)的相关研究??。上周进行的投票,有26%的朋友特别感兴趣;28%的朋友不太想听了;44%朋友觉得毕竟是研究热点,最好每期都讲1篇。感谢大家的反馈??,我尽量筛选一些新颖、又实用的文章和大家分享吧。
心脏血管星期一
CARDIOLOGYMONDAY
EPISODE51
FDA 批准植入式全磁悬浮左心室辅助装置治疗心力衰竭
BMJ 青年人高血压和长期心血管事件之间的关系
NEJM 重新消*的心脏起搏器和除颤器相关的感染
JAMACardiol 高强度间歇训练在心脏康复中的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
Nature子刊 磁性纳米颗粒捕获和递送循环外泌体治疗心梗
全磁悬浮左心室辅助装置(HeartMate3)
HeartMate3是一种植入式全磁悬浮左心室辅助装置,包括左室全磁悬浮离心泵、人工流出血管、皮下导线、外接控制器和电源。第三代的HeartMate使用磁悬浮技术,改善了使用机械轴轴流泵技术的、二代HeartMate装置的机械故障和凝血障碍问题。使用该设备的患者仅需要在体外背个背包或腰包,就可以自由活动。年10月,FDA批准全磁悬浮左心室辅助装置(HeartMate3)作为晚期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移植或心肌恢复的、短期桥接治疗方案。年1月,FDA批准HeartMate3作为晚期难治左心衰患者提供长期的、机械循环支持。禁忌症包括抗凝治疗无法耐受者。
《MOMENTUM研究2年随访:全磁悬浮左心室辅助装置》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年4月(1)
MOMENTUM研究的中期分析显示,与接受机械轴承轴流泵左心室辅助装置(HeartMateII)的晚期心衰患者相比,接受全磁悬浮离心泵左心室辅助装置的患者发生泵血栓、或非致残性卒中的可能性较低。此项最终分析包括本试验纳入的1,例患者。
随访2年,全磁悬浮离心泵和机械轴承轴流泵组中,分别有76.9%和64.8%仍存活,并且无致残性卒中,也未因更换或移除故障装置而再次手术(相对危险比0.84,P<0.)。全磁悬浮离心泵组,需要更换泵的情况更少(2.3%vs11.3%;P<0.);而且,卒中、大出血和胃肠道出血事件数量均较低。
结论:在晚期心力衰竭患者中,与轴流式装置相比,全磁悬浮离心式左心室辅助装置与较低的泵更换率相关,生存率更高。
《ELEVATE注册研究:植入式全磁悬浮左心室辅助装置后两年的结果》EuropeanHeartJournal,年10月(2)
试验旨在研究全磁悬浮离心泵、在真实世界人群中的长期疗效,试验对欧洲和中东例植入患者进行了随访,平均年龄55.6岁,89%男性,48%为缺血性心肌病。
随访2年后,总生存率为83%,其中卒中发生率10.2%,肠道出血发生率9.7%,血栓形成发生率1.5%,人工流出血管弯曲发生率3.5%。全磁悬浮左心室辅助装置的植入显著且持续改善了患者的功能和生活质量。
结论:真实世界中,植入全磁悬浮左心室辅助装置的患者显示了良好的长期生存、和心功能的持续改善,血栓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
高血压
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AHA)提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正常血压(收缩压mmHg且舒张压80mmHg);血压升高(收缩压-mmHg且舒张压80mmHg);1级高血压(收缩压-mmHg或舒张压80-89mmHg);2级高血压(收缩压≥mmHg或舒张压≥90mmHg)。根据动态血压检测的结果,高血压诊断标准为:24小时平均血压≥/75mmHg,或白天平均血压≥/80mmHg,或夜间平均血压≥/65mmHg。
如果想了解更多高血压和高血压肾动脉去神经射频消融术治疗高血压的相关内容,可以参见《心脏科星期一01期》的“临床实践”部分内容。
《病例对照研究:儿童视网膜血管直径与血压进展》Hypertension,年8月(3)
儿童高血压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文章旨在分析4岁以上幼童的微血管损伤与儿童高血压发展的关系。研究纳入名、6-8岁的儿童,比较了视网膜中央小动脉(CRAE)和小静脉(CRVE)直径与高血压发展的关系。
研究发现,视网膜中央小动脉较窄的儿童,4年后收缩压显著较高(每窄10μm血压升高0.78mmHg,P=0.);而基线血压越高的儿童,视网膜中央小动脉显著较窄(收缩压每升高1mmHg视网膜中央小动脉变窄0.μm,P=0.;舒张压每升高1mmHg视网膜中央小动脉变窄0.02μm,P=0.)。
结论:视网膜小动脉狭窄可预测收缩压的变化;反过来,较高的初始血压与随后微血管损伤的发展有关。
《荟萃分析:青年人高血压和长期心血管事件之间的关系》BMJ,年9月(4)
荟萃分析的目的是分析18-45岁的高血压人群中心血管事件风险。
研究大约纳入万年轻人组成的、17个观察,平均随访时间为14.7年。与理想血压相比,正常血压的青年人的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风险比1.19),1级高血压的青年人风险比1.92,2级高血压的青年人风险比3.15。冠心病和卒中也有类似的结果。一般而言,与血压升高相关的心血管事件归因比例为23.8%。以防止1例心血管事件,需要治疗个正常血压青年人,或治疗1个血压正常高限的青年人,或治疗个1级高血压患者,或治疗个2级高血压患者,持续1年。
结论:血压升高的年轻人,在以后的生活中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可能略有增加。但是由于降低血压的证据是有限的,积极的干预应该是谨慎的。
《全国数据库研究:单纯收缩期或舒张期高血压的心血管风险》Circulation,年6月(5)
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将高血压诊断标准中的/90mmHg的分界线降低为/80mmHg。根据这一定义,1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级单纯舒张期高血压或1级收缩期及舒张期均为高血压的青年患者,远期预后如何我们知之甚少。韩国全国健康筛查数据库分析了万、年龄20至39岁的青年人。
随访13.2年后,其中人发生心血管事件。其中,1级收缩期高血压和1级舒张期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均增加,风险比分别为1.32和1.36。收缩压及舒张压均升高的患者中,1级高血压和2级高血压的心血管事件风险比分别为1.67和2.40。
结论:在年轻成年人中,1级收缩期高血压和1级舒张期高血压的心血管风险相似,但低于1级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的患者。将青年患者的高血压进一步分为1级收缩期高血压、舒张期高血压和高血压,可以提高识别高危个体的风险分层。
《JAMP研究:夜间血压表型与心血管预后》Circulation,年11月(6)
家庭血压监测参数比诊室血压监测参数更能预测心血管事件,但缺乏可靠的数据和关于心力衰竭风险的信息。JAMP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动态血压监测评价夜间血压模式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这项以医师为基础、全国、多中心、前瞻性、观察性的研究纳入了至少有1个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主要是高血压患者,例患者,平均年龄68.6岁,男性48%。
在平均4.5年随访中,发生了例心血管事件(例卒中,99例冠心病,88例心力衰竭)。夜间收缩期血压与冠心病和心力衰竭的风险显著相关(每升高20mmHg,风险比升高1.18和1.25,P=0.)。昼夜血压节律紊乱(夜间血压高于日间)与较高的心血管疾病总风险显著相关(风险比1.48,P=0.),特别是心力衰竭与昼夜节律紊乱相关(风险比2.45,P=0.)。
结论:夜间血压水平和血压升高的模式与总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独立相关,尤其是心衰。这些发现提示了针对夜间收缩压的降压策略的重要性。
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仪(ICD)
心律失常导致的心脏性猝死(sudddencardiacdeath,SCD)是心血管性死亡的主要原因,占50%以上。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仪(implantable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ICD)可降低特定人群的SCD死亡率。二级预防适应症主要针对既往存在持续性室速/室颤或心脏性猝死复苏后的人群;一级预防适应症主要针对危及生命的室速/室颤风险增加的人群。
ICD的功能包括:心电图监测和存储、超速起搏、心脏复律/除颤、心动过缓起搏。传统经静脉ICD(transvenousICD,TV-ICD)系统有经静脉导线的固有缺点,包括:手术并发症(心脏穿孔、心包积液、心包填塞、血胸、气胸)和装置寿命期限内的延迟风险(血管内导线感染、导线故障),手术并发症发生率3-6%,感染风险9例/装置年,导线故障风险5-40%/5年。2年,FDA批准皮下ICD(subcutaneousICD,S-ICD),包括放置在左胸腋前线和腋中线之间皮下囊袋的脉冲发生器和从脉冲发生器出发、经皮下隧道走行至左侧胸骨旁的、8cm长的电击线圈电极。
《EU-CERT-ICD研究:一级预防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的临床效果》EuropeanHeartJournal,年9月(7)
这项前瞻性、研究者发起的、对照队列研究,在44个中心和15个欧洲国家进行。目的是评估目前ICD一级预防治疗的临床效果。共招募了名患有缺血性心肌病、或扩张型心肌病的患者,其中包括植入ICD的例患者和例未植入ICD的对照组。
平均随访2.4年,发生例死亡,年化死亡率ICD组为5.6%,对照组为9.2%(风险比0.,P=0.6)。多变量死亡率预测因素包括:年龄、左心室射血分数、纽约心功能分级III级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对照组相比,ICD相关的调整死亡率降低27%(P=0.0)。亚组分析显示,糖尿病、或年龄≥75岁的患者植入ICD无绝对益处。
结论:缺血性心肌病、或扩张型心肌病的患者中,左室射血分数≤35%且窄QRS,ICD一级预防治疗后死亡风险降低27%。老年患者或糖尿病患者中似乎获益更小。
《皮下植入型和经静脉植入型除颤器的比较》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年8月(8)
皮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被设计为完全植入胸腔外,从而避免了与经静脉ICD导线相关的并发症;故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非劣效性试验。共计例患者参与研究(皮下ICD组例,经静脉ICD组例)被纳入分析。
中位随访49.1个月时,皮下ICD组中68例患者和经静脉ICD组中68例患者发生了主要终点事件;两组分别有31例和44例患者发生了装置相关并发症;两组分别有41和29例患者发生了不适当电击;分别有83例患者和68例患者死亡;两组分别有83和57例患者发生了适当电击。
结论:在有ICD适应证,但无起搏适应证的患者中,皮下ICD不劣于经静脉ICD。
《前瞻性注册研究:重新消*的心脏起搏器和除颤器相关的感染》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年5月(9)
研究的目的是评价心脏起搏器和除颤器等心脏植入装置再消*、重复使用后的感染风险。这项前瞻性的研究,年启动,旨在向医疗资源匮乏的国家提供经过检测的、再消*的心脏起搏器和除颤器;年建立了前瞻性的注册研究,研究中共例患者植入再消*装置,平均年龄63.2岁,起搏器占85%。
随访2年,2.0%的患者出现重复使用器械感染,对照组使用新器械的患者有1.2%出现感染(风险比1.66,P=0.06)。没有与设备相关的死亡。最常见的病原体是金*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
结论:在医疗资源匮乏的国家中,接受再消*和重复使用起搏器或除颤器的患者中,感染或设备相关死亡的发生率为2.0%,这一发生率与在加拿大使用新设备的对照组患者相比没有显著差异。
《CMR和PET对缺血性心肌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JACC:CardiovascularImaging,年8月(10)
心脏磁共振可以用于检测左室功能和瘢痕负荷,PET可以用于检测心肌灌注和神经分布;这两项检查均可用于预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中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评估ICD植入的重要性。荷兰的研究人员进行的该项前瞻性、头对头研究,旨在比较这两种检查在室性心律失常中的预测价值。研究招募了74例左室射血分数(LVEF)≤35%的、一级预防植入ICD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随访5.4年,共有26%的患者经历了室性心律失常。
分析表明,左室射血分数低、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LVEDVi)高以及瘢痕边缘区较大与室性心律失常有关。疤痕核心区域大小、心肌血液灌注、充盈缺损区域大小、神经支配缺损面积大小以及神经-血液灌注的错配与室性心律失常无关。
结论:在预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风险时,PET检测的血液灌注和神经支配指标、以及磁共振检测的疤痕核心区域大小,均与其无关。与室性心律失常有关的指标包括:左室射血分数低、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高、瘢痕边缘区大。
康复科心脏科
《FITR研究:高强度间歇训练在心脏康复中的短期和长期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JAMACardiology,年(11)
这项研究比较了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与中强度连续训练(MICT)在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纳入了93名、年龄在18-80岁之间的、经血管造影确诊冠心病的患者,比较4X4分钟HIIT与40分钟MICT两种心脏康复计划的有效性及安全性。4X4分钟HIIT共计31min:热身(3min)→高强度锻炼(4min)→间歇(3min)→高强度锻炼(4min)→间歇(3min)→高强度锻炼(4min)→间歇(3min)→高强度锻炼(4min)→拉伸调整(3min)。高强度锻炼时摄氧量需达VO2峰值的85%-95%,主观体力评分需达到15-18分;间歇3min为中等强度的锻炼,摄氧量需达VO2峰值的60%-70%,主观体力评分需达到11-13分。40分钟MICT(共计40min):热身(3min)→中等强度锻炼(34min)→拉伸调整(3min),要求主观体力评分(RPE)需达到11-13(从轻松到有些难度)。
4周后,93人中86人完成了试验,HIIT组患者VO2峰值提高了10%,而MICT组提高了4%;HIIT组的平均摄氧量为2.9mL/kg/min,MICT组的平均摄氧量为1.2mL/kg/min。12个月后,86人中69人完成了试验,HIIT组VO2峰值提高了10%,MICT组改善7%;HIIT组的平均摄氧量为2.9mL/kg/min,MICT组的平均摄氧量为1.8mL/kg/min。VO2峰值每提高1mL/kg/min,患者的再入院率可降低6%,同时全因死亡率可降低13%。可见,HIIT较MICT具有更重要的临床价值。
结论:HIIT在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治疗中是有效的且安全性的。
磁性纳米颗粒捕获和递送循环外泌体治疗心梗
《基础研究:通过结合抗体的磁性纳米颗粒捕获和局部递送循环外泌体治疗梗死的心脏组织》NatureBiochemicalEngineering,年11月(12)
该研究的旨在通过使用磁性纳米颗粒从循环中收集的外泌体、并局部递送来改善心肌梗死组织中的血管生成和心脏功能。西安交通大学和西安第四*医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研制了Fe3O4纳米颗粒为核心的、结合两种抗体,从而结合CD63、表面抗原细胞外囊泡或心肌轻链受损的心肌细胞表面标志物。在局部磁场的作用下,纳米颗粒积累、在受损心脏组织的酸性pH诱导下,共价键的裂解导致被捕获的外泌体局部释放。在兔和大鼠心肌梗死模型中,在磁引导下捕获的表达CD63的外泌体在梗死组织中释放,可以使梗死面积缩小、左心室射血分数和血管生成的改善。
结论:磁性纳米颗粒捕获和递送循环外泌体,可用于操纵内源性外泌体的生物分布,用于治疗心肌梗死及其他疾病。
参考文献
1. MehraMR,UrielN,NakaY,ClevelandJC,YuzefpolskayaM,SalernoCT,etal.AFullyMagneticallyLevitatedLeftVentricularAssistDevice—FinalReport.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17):-27.
2. ZimpferD,GustafssonF,PotapovE,PyaY,SchmittoJ,Berchtold-HerzM,etal.Two-year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