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刘敏老师讲解致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ARVC)的CT和心脏磁共振(CMR)表现。
一、概述ARVC是原发性心肌病的一种类型,发病率较低,主要病理表现为心肌纤维化和脂质沉积,临床特点为室性心律失常和右室功能不全。1、ARVC分期第一期:隐匿期,患者无明显症状,但有猝死可能,常于剧烈运动时发生,几乎无形态学改变;第二期:症状明显期,患者有典型心律失常,伴有明显的右室形态及功能异常;第三期:右室弥漫加重期,表现为右室整体收缩功能异常,右心功能衰竭,但无明显左室受累表现;第四期:双室受累期,为疾病晚期,双室受累,形态及功能呈扩张型心肌病改变。在评价ARVC时,除超声外最常用的是CT和核磁,由于CT具有明显的辐射而核磁无辐射,因此相对来说核磁和超声是更常用的两种方案。2、诊断标准ARVC很难诊断,主要依据为临床特征和家族病史。年更新的诊断标准分为主要标准及次要标准。更新的标准包括超声心动图、CMR、血管造影发现的右室功能异常,心内膜心肌活检的组织学依据,心电图异常(复极、传导性、心律失常)和家族病史。二、CT诊断1、临床特征1)由于弥漫的脂肪变和纤维化,出现右室不规则扩大,流出道扩张尤其显著;右室游离壁变薄,呈“栅栏状”或“扇贝样”改变;心外膜下和(或)心肌薄、密度不均,较多低密度(脂肪)灶;室壁边缘不光滑,呈扇形改变;扩大的右室腔内增粗的肌束或乳头肌样结构明显增多。2)右房扩大,由于右心功能不全及三尖瓣关闭不全所致。3)上下腔静脉增宽及心包或胸腔少量积液等右心功能不全征象;在未达到四期之前,左室结构和功能基本是正常的,四期后出现左室受累现象(如左室室壁脂肪浸润)。2、示例图1为1例33岁男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可见右室明显扩大,游离壁“憩室样”改变,边缘不光滑(A);流出道明显扩张,并有“憩室样”改变(B);CMRT2压脂图像也可见边缘不光滑,心外膜下脂肪信号被抑制(C);但CTA图像显示患者冠脉无异常(D)。
图1
如图2,可见右室边缘扩大,有多发的“扇贝样”“浅分叶样”改变,心外膜下心肌有脂肪密度影,肌小梁中有多发的低密度的脂肪密度影,左室室壁心外膜下广泛脂肪浸润(A),CT增强图像在室间隔前部心外膜下可见心肌脂肪的改变(B)。
图2
如图3,严重时,患者右室游离壁呈多发的“扇贝样”或“浅分叶状”改变,当深度≥5mm时形成明显的“憩室”(左),当深度5mm时,仅见到浅分叶,未形成多发的“憩室样”改变。
图3
CT评价右室扩张时最好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可对其舒张期和收缩期进行统一的观察。图4为舒张期改变,可见右室直径轻度增宽,边缘“浅分叶”改变尚不明显。
图4
图5为1例64岁男性患者图像,平扫时(B)可见右房和右室明显扩大,尤其是右室流出道扩大较明显,有类似肌小梁的脂肪低密度影,同时心包中出现心包积液;增强扫描(A)可见,除右房扩大外右室腔也明显扩大,边缘出现“扇贝样”“浅分叶样”改变;右室两腔心重建(C),可见多发的“浅分叶状”改变,使右室侧壁、前壁、下壁呈多发的“扇贝样”改变。心肌活检(D)可见整个右室心肌内被脂肪浸润。图5
三、CMR诊断1、评价内容CMR是评价ARVC最常用的方法,其评价内容包括:1)室壁运动及功能异常:射血分数减低、右室扩张、室壁运动异常;2)形态学异常:心肌内脂肪浸润、室壁厚度、过度小梁化、延迟强化;3)左室受累。2、示例图6为心脏电影图像,可见右房和右室明显扩大并有心包积液(上);两腔心流出道平面可见流出道也明显扩大,胸骨后游离壁“浅分叶样”改变(下)。
图6
图7为1例48岁女性图像,可见右室扩大,“浅分叶样”改变,收缩期(a)和舒张期(b)功能变化较小,提示功能不良。
图7
图8为1例57岁女性图像,四腔心平面(上)可见右室明显扩大,收缩期出现“浅分叶样”运动不协调,而左室运动相对协调。短轴位(下)也可看到,收缩期和舒张期右室形态基本无变化。
图8
图9为1例10岁儿童图像,怀疑为ARVC。可见收缩期和舒张期心室变化不大,提示收缩功能较差;游离壁出现多发的“憩室样”改变,同样提示右室功能较差。
图9
图10为1例43岁女性患者图像,可见右室在舒张期出现多发的“浅分叶样”不光滑的改变(左),收缩期出现多发的“小憩室样”改变(右)。
图10
采用水脂分离技术可明确看到脂肪,如图11,TSE序列与TSE压脂序列(上),相比之下压脂图像似乎可见一些脂肪的低信号,但较不明确;采用水脂分离技术可见,在水相时,信号较低,在脂相时,可见到较多的脂肪浸润。
图11
T1压脂图像同样可看到心外膜下的脂肪,但采用这种序列有时较难与心包脂肪进行鉴别。如图12,箭头所示区域可见信号增强,但心外膜下脂肪信号同样增强,左室侧壁也有一些信号增高。
图12
如图13,可见这例ARVC患者右室增大不明显,但收缩期和舒张期右室壁出现明显的运动不协调及“浅分叶样”改变(a、b),T1压脂可见脂质信号(c),延迟强化图像可见心内膜下有线状延迟强化(d、e、f),提示右室心肌纤维化改变。
图13
如图14所示病例,舒张期(a)可见“浅分叶样”改变,肌小梁增多,结构紊乱;收缩期(b)“憩室样”或“浅分叶样”改变更加明显;延迟强化图像(c)可见心内膜下线状延迟强化,提示心肌纤维化。
图14
四、鉴别诊断1、“右室型”限制型心肌病两者临床表现相似。形态学上,两者都存在右心房室扩大,左心功能不全的改变,鉴别困难。“右室型”心肌病是限制型心肌病的一种特殊表现,常可见心内膜下心肌纤维化(EMF),除右室增大外也常出现双房增大,左室功能不全。单纯EMF是右室心尖增厚、闭塞,累及右室游离壁及流出道调节束,可见心内膜缘心肌增厚,纤维组织增生,呈心内膜缘的低密度线状影,尚可见线状钙化灶。与ARVC不同的是很少出现心肌边缘的“扇贝样”改变,右室常出现限制性功能不全。而ARVC则以心外膜下脂肪组织浸润为特征,心尖无闭塞,心内膜无增厚。2、缩窄性心包炎两者临床表现相似,都可表现为右心功能不全症状及体征。缩窄性心包炎以心包的改变为特征,如增厚、粘连、钙化等,CT检测到钙化是其特征性改变;以心肌功能受限为主,收缩功能可正常。ARVC为心肌异常改变。3、先天性三尖瓣下移畸形(Ebstein畸形)两者均有右心增大。Ebstein畸形以三尖瓣下移形成房化右心室为特点,与ARVC的右心增大容易鉴别。Ebstein畸形临床多见于儿童或者青少年,也无典型的右室性心律失常。五、小结1、ARVC的主要病理表现为心肌纤维化和脂质沉淀,临床特点为室性心律失常和右室功能不全。2、CMR可评价ARVC的室壁运动及功能异常、形态学异常及左室受累情况。3、ARVC应注意与“右室型”限制型心肌病、缩窄性心包炎、先天性三尖瓣下移畸形进行鉴别诊断。
上期课程回顾CMR疾病篇:肥厚型心肌病相关链接CMR基础篇:课程汇总CMR疾病篇之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CMR疾病篇之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识别下方“心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