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60岁,1个月来与明显诱因心悸,呈发作性,持续1-2小时缓解,半小时前再次发作来院,近半年来自觉消瘦、乏力、出汗,食欲好,睡眠差、血压升高,查体体温37.3℃,BP/70,皮肤出汗,颈部未闻及血管杂音,心界不大,心律不整,手颤(±),心室率次/分,P波消失,可见形态不等f波,QRS波时限,0.08,间距不等。
1.该患者最可能诊断是()
A.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B.频发性房性早搏
C.阵发性房颤
D.阵发性房扑
2.产生的原因最可能为()
A.高血压
B.冠心病
C.糖尿病
D.甲状腺功能亢进
3.治疗基本是()
A.选用洋地*类药物减慢心室率
B.行射频消融术转复心律
C.治疗原发病
D.临床观察
因为P波消失代之以形态不规则的f波,且QRS波时限为0.08S(正常值为0.06~0.10秒),QRS波正常,所以该心率失常的类型为阵发性房颤(C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最常见的类型,心电图表现为出现逆行的P波,P波不消失也不出现f波,所以不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A错)。房性早搏即房性期前收缩的心电图特征为P波提前发生,与窦性P波形态不同但是P波不消失,所以和题干不符合(B错)。房扑的心电图特点为窦性P波消失,代之以振幅、间距相同的有规律的锯齿状扑动波,称为F波,所以与题干不符合,所以不是阵发性房扑(D错)。
从题干中可以得知,该病人年龄为60岁,近半年消瘦、乏力、出汗、食欲好,所以考虑该病人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因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是心房颤动的好发因素,所以考虑该病人是甲状腺功能亢进(D对)引起的心房颤动。冠心病虽然也可以引起心房颤动,但是从题干中不能得出该患者患有冠心病(B错)。高血压(A错)和糖尿病(C错)一般不会引起心房颤动。
由于房颤的形成常是由于器质性心脏病,所以治疗房颤的关键在于治疗原发疾病(C对),从根本上治疗心房颤动的发生。心房颤动一旦发生应该积极治疗,不应该临床观察(D错)。洋地*类的药物和射频消融术都可以减慢心室率,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可以使用,但是不是根本的治疗手段,即选用洋地*类药物减慢心室率(A错)和行射频消融术转复心律(B错)不是最根本的治疗手段。
1.C2.D3.C
祝大家考研成功!
与医学考研相关的资料唐唐会不断更新到群里,
需要的同学可以扫码进群,
欢迎随时交流。
唐子益21西医考研交流群:
微博:
西医考研唐子益知乎:西医考研唐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