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购物中心,下了扶梯,一位40多岁的女人靠在柜台上,用手捂着胸口,脸色发白:“我这慌得不行了。”她说,“平时经常犯(病),停会就好了。”经常吃稳心颗粒,也不行。摸了脉,是歇止无规律的结代脉中的结脉。
像这位妇女的结脉有很多,主要原因是心血不够用造成的,可以考虑用炙甘草汤。
正常的心率应该是每秒钟不低于一次,一分钟在72次左右,而且是均匀的。心律不齐是不管快或者是慢,都没有规律性,有的人说是乱跳,跳跳停停,停停跳跳。
为什么会心律不齐,肯定是心脏供血不足。有些心律不齐患者没有任何症状。而大多数心律不齐患者常伴有心慌、乏力、头晕眼花、胸闷,心脏部位像贴了一块胶布,觉得气不够用的,需要坐下来休息一会。严重者会有胸痛、多汗、颜面苍白、四肢发冷,甚至昏迷等。
年前的张仲景先生为我们留下了一个非常宝贵的方子,叫炙甘草汤,就是专门治疗心律不齐的。
炙甘草汤见于《伤寒论》太阳下篇末条,原文:“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伤寒论》中的条文凡是起首有“伤寒”二字的,后面所描述的病症都是在感受伤寒的条件下发生的。
伤寒后的“脉结代心动悸”是啥状况呢?
感受风寒之后随着邪气的深入,同时,人体正气也大量地消耗,在人体正气极度虚劳时如果还要去对抗寒邪,人就会表现出心慌心悸,这说明虚到极限了。就如同已经劳累到了极点,却发现还有事情必须马上去应对,这时就容易出现心慌等感觉。这就是炙甘草汤条文所表达的人体的状态。
尽管如此,《伤寒杂病论》中的很多方剂的适应症往往都是突破了原条文的主治。
比如小柴胡证的“往来寒热”就不只是非得“往来寒热”才能用,有时只要出现了“往来”就能用。有的人每天半夜都会准时醒来,可以用小柴胡汤;有的人每个月都有一次口腔溃疡;每个月都有一次头痛;每年到了八月份就会咳嗽……这些病在诸多方法无效时,用小柴胡汤加减往往会有柳暗花明的效果。
曾经有一人问我,女人的月经不调、痛经,是否可以看做是“往来”病,而用小柴胡汤进行加减治疗?我觉得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值得考虑。从小柴胡汤所治疗的“或然”证看,还真有几个症状能对得上。
心律不齐在《伤寒论》中叫“脉结代”,也称“结代脉”。第条作了解释:“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
结脉,通俗地说就是脉乱跳无规律。《脉经》:“结脉往来缓,时一止,复来。”《脉诀刊误》:“结、促者,因止以别阴阳之盛也……阴盛则结,脉徐而时止,虽有止非死脉也。”《诊家正眼》:“结属阴寒,亦由凝质。”
《简明中医辞典》页记载:“脉来迟缓而呈不规则间歇。”结脉主阴盛气结,寒痰血瘀,气郁不调,积聚症瘕。
代脉脉来缓慢而有规则的歇止,即止有定数(脉率正常),如每跳五次停一次;或每跳三次停一次,甚至有每跳二次停一次的。
脉结者生,代者死。这里的“死”是严重的意思。代脉主脏气衰微,其病危重。
弄清楚了什么是“结代脉”(心律不齐),再看看怎么治疗。
炙甘草汤方:甘草四两,生姜三两,桂枝三两,人参二两,生地*一斤,阿胶二两,麦门冬半升,麻仁半升,大枣三十枚。
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纳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复脉汤。
仲景时代的一两约合现在的15.克。一升是毫升,麻仁半升(毫升)约为50克。麦门冬半升约为60克。生地*一斤(16两)约为克。
还原成现在的剂量:甘草60克,生姜45克,桂枝45克,人参30克,生地*克,阿胶30克,麦门冬60克,麻仁50克,大枣30枚(撕开)。
清酒就是米酒可以用*酒代替。用毫升*酒,毫升水,先煮8味,煮到药液剩下毫升了,去掉药渣,把阿胶放进药液溶化。趁热服毫升。一天喝三次。也就是早中晚各毫升。
喝了这个药液之后,脉结代症状就消失了,所以又名“复脉汤”。
仲景的方为什么叫经方,经方就是经验之方,是经过长期临床实践证明有效才定下来的。因此,要想达到经方的效果,就要按照经方规定的用法去煎服。经方有“有是证用是药”的说法,也应该包括“有是药用是量”。
有位网友心脏跳动慢而且不规律,自己开了炙甘草汤,因为阿胶很贵没有用,吃了没有效。没有阿胶肯定没有效,并且其它药物的量也是想当然大约摸。这是绝对不行的。
仲师方剂中药味不可挪移,不可随意加减,这是公认的。除非造诣高深者,或可加减一两味,否则,必将破坏其建构,影响疗效。如果你觉得用这个方有点单薄,可以用合方,“合方治大病”嘛。
经方的药味精炼,每一味都是千虑一得,非它莫属。经方的剂量也是反复验用的结果,三两就是三两,半升就是半升。桂枝汤中桂枝、白芍、生姜用三两,甘草用二两,大枣12枚,不用这个量,就没有主次,就不是仲师的桂枝汤,是你自己随便开的“桂枝汤”。就不可能有效,就不会有效,或者没有效。
主药(君药)不一定就是量大的,本方所以叫炙甘草汤者就是以炙甘草为君药。而不是以量大的生地*为君药,但本方养血君药就是生地*。
现在,很多中医大夫敢用仲景的方而不敢用仲景的量,原因就是觉得量太大了怕出事。如果是偏性大的药物像附子、麻*、细辛、乌头之类,倒也有情可原,不能理解的是就是平和如食品之味,也是谨小慎微。如此而已,焉有疗效可言?
对药量的不自信,就是对药物的不自信,就是对医术的不自信。
近日,看到仝小林院士一篇文章说:我们开的剂量和柯雪帆的研究差了5倍。这就是很多人说经方不效的一个主要原因吧。造成这种“差5倍”的另一个原因应该是李时珍造成的,他在《本草纲目》中说“古之一两,今用一钱。”一钱就是3克。被现在很多中医大夫视为标准临床用量,不敢伸展一步。更为束手的是,药典中的药物用量也是按照李时珍的说法而沿用之。时至今日,与时俱进,诸多法律多次修正,而《药典》仍未松动。虽有诸多中医耆宿呼喊,毫无回响。
通观方剂药量,初看确实量大,然而,再看其服用方法,并不见得有多大。
方剂后面的煎服法中要求做三次服用。每次毫升药液中,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是原方三分之一的药量煎出来的?其药液中最大量的生地大约为80克,炙甘草的量为20克,人参10克,麦冬20克……这个量还大吗?
如果不是按照仲景分三次喝的治病方法操作,而将三次喝的药液一次喝掉,就本方药物的性能来看,是不是也不会有啥不良反应?
有的方子中,药物偏性比较大,像附子、麻*、细辛等,如果用仲景的量又严格按照仲景服药方法去做,也是安全的。比如,麻*用三两,分成三次服,每服药液中的含量最多才15克,这个药量今天很多大夫不是也在用吗?
这个方子效果怎么样?只要是“脉结代心动悸”,效果就非常好。或者说,心脏出现了这个症状,这个方子就是首选。这是仲景先师经验的结果,也是后世历朝历代中医学家屡屡验证的结果。当然,也不是绝对,也有用了没效果的。
本方有七分阴药,三分阳药,阴药为体,阳药为用。方中炙甘草甘温益脾,脾属土为心之子,补子而实母,缓心脾之急而复脉为主药;生地*滋阴养心,养血充脉。二药重用,益气养血以复脉,共为君药。《名医别录》谓地*“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益气力”。
人参、大枣补益心脾,合炙甘草益心气,补脾气,以资气血化生之源;阿胶、麦冬、麻仁滋阴养血补心,配生地*滋心阴,养心血,以充血脉,共为臣药。
桂枝、生姜温心阳而通血脉,使气血畅通脉气接续有源,并使诸味厚之品滋而不腻,共为佐药。桂枝则为仲景治悸之要药,乃本方不可缺少之品。本方为桂枝去芍药汤衍化而来。《伤寒论》第21条:“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促脉者,数而时止也,胸满者即含悸之意。
桂枝与甘草合用,又能辛甘化阳,通心脉而和气血,以振心阳。用法中加清酒煎服,温阳通脉,以助药力,为使药。
诸药合用,滋而不腻,温而不燥,使气血充沛,阴阳调和,共奏益气养血,滋阴复脉之功。
由于炙甘草、人参亦可补肺气,润肺止咳;阿胶、麦冬又善养肺阴,润肺燥;生地*、火麻仁长于滋补肾水,与阿胶、麦冬合用,有“金水相生”之功,故可用于虚劳肺痿属气阴两伤者的治疗。
柯韵伯说“地*麦冬得酒良”。仲景用地*入煎剂,多用酒煎煮,此也是经方定例。
有人认为麻子仁是润肠通便之品,不宜使用;还有的人认为麻子仁为酸枣仁之误,应改为酸枣仁。其实用麻子仁,不单纯是润肠,还能滋润血脉。
明代张景岳说:麻子仁有“润心肺,滋血脉”之功效。多数医家认为,麻子仁与麦冬、阿胶、生地*都以滋阴润燥为务。清钱璜云:“麦冬、生地*、阿胶、麻子仁同为润经益血复脉通心之剂也”。麻子仁确实是以润肠通便见长,所以应用时,要问一问病患大便如何,伴有便秘者,放胆用之,少则10g,多则30g,若有慢性腹泻者,可用小剂量,以不超过10g为宜。另外,有研究称麻子仁有修复心肌细胞损伤之功效。
《伤寒杂病论》凡是用到大枣的,有十枣汤用大枣10枚,桂枝汤用大枣12枚,而炙甘草汤用到了30枚?为什么这么多呢?有的人熬汤时丢进三五个,那是不行的。仲景用药在数量上是颇有讲究的。
炙甘草汤是一个养阴的方剂,大枣用了30枚。30这个数是一个群阴会。我们将十个奇数中的阴数,也就是偶数二四六八十相加正好是30。所以,我们把它叫做群阴会。这样一个数,当然就有养阴的作用,这个数用在炙甘草汤中,就正好与它的主治完全吻合。如果用25枚那就是群阳会,比如当归四逆汤就用了25枚(一三五七九相加的和)。
大枣用的是数,而不是数量。只要是大枣,无论个头大小就是30枚。有的人把30枚大枣称了一下重量,开方写重量而不是枚,这是不合规矩的。
仲景方药之玄奥,融入了《易经》秘旨。
经方大家曹颖甫先生在《经方实验录》说:“余用本方,无虑百数十次,未有不效者。其证以心动悸为主。若见脉结代,则其证为重,宜加重药量。否则,但觉头眩者为轻,投之更效。推其所以心动悸之理,血液不足故也,故其脉必细小异常……”。
《方舆輗》:“此为仲景伤寒,脉结代,心动悸,之圣方也。”凡脉结代者,概当先用此方。
炙甘草汤非常滋腻,若由痰饮所致的心动悸脉结代绝不可服用,用之会加重痰饮。
温馨提醒:本文所涉及之方药,仅供临床中医大夫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士可在当地中医大夫指导下使用。
通玄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