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多的男宝宝手心热,有发烧的迹象,家人喂了开水后,盖上两层大棉被“捂汗”,宝宝的体温没降下来,体温蹿到了39.8℃,孩子的家人用五层衣物裹得严严医院就诊。
医院后,宝宝突然翻白眼,口唇发绀,呼叫也没一点反应,在急诊吸氧、散热等处理,体温才逐步降了下来。
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说,在很多人,特别是老年人的观念里,总认为感冒后捂着出一身汗就好了。一些年轻的父母也用这种方法给感冒发烧的小孩捂汗。
实际上,这种给孩子治感冒的方法很可能是好心办坏事。在冬季的儿科门诊是很常见的,孩子裹得严严实实地过来,有的已经烧得脱水了,遇到不严重的情况,医生马上给他们脱掉一两件衣服散热,再配合一定的治疗,很快就退热了;有的捂得严重的,送来时已经酿成悲剧。
儿科主任说,她曾接诊过一个八个月的婴儿,被家长用三层被子捂得严严实实。家属称为了让孩子退烧,连着捂了6个小时,医院时已经去世。
在冬季,大多数时候宝宝一发烧,家长就给宝宝穿得里三层外三层,或是干脆喝碗姜汤盖上大棉被。
有的老人说,孩子发烧了很怕冷,手脚摸着冰凉,千万别再受寒;有的家长则表示,穿得厚点是为了捂汗,孩子一出汗就退烧了。
发烧捂汗,往往越捂越热,容易造成捂热综合征,还容易诱发高热惊厥。孩子发高热往往肢体循环会变差,确实可能出现头部滚烫、手脚冰凉情况,但这时不能盲目给儿童加衣服。因为儿童的汗腺不发达,通过“捂汗”,不易达到“发汗”的目的。
对儿童来说,往往越捂体温越高,容易造成“捂热综合征”,即因捂盖过严使得孩子出现高热、面色苍白、反应低下、呼吸困难等一系列症状,还容易诱发高热惊厥等疾病,严重的甚至导致死亡。
家长应该要有正确的态度,将发烧当作一种警讯。发烧是因各种疾病引起的身体防卫性反应。研究显示,身体负责吞食细菌的白血球,在体温升高时(38℃~39℃)其吞食能力加强。因此当小孩因感冒或其他感染疾患引起体温升高时,运用各种可能的方法,要把体温立即降到正常范围,并非明智之举。因为这样可能降低病童本身的抵抗能力。
有些父母会使用民间流传的一些退烧方法,例如冷水或酒精拭浴来为孩子退烧,这是不适当的。宝宝发烧时烫热的皮肤突然碰到冷水或酒精,宝宝反应会很剧烈,可能会造成抽搐;而酒精的气味又会使幼儿昏睡,像喝醉了一般。
宝宝发烧不能一味盖被子或加衣服,正确做法应该是把孩子的衣服略微解开,让其充分散热,而手脚部位则要适当保暖。
提醒,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点发热,最初应该通过一定的物理方法给他们降温!
六招简单正确的退烧法
那么哪些方法是爸妈在未带宝宝就医前,可在家中事先处理的呢?综合专家的建议,作为父母的您,正确的退烧方法应该是:
1、维持家中的空气流通:
若家有冷气,维持房间温度于25~27℃之间。可将幼儿置于冷气房中或以电扇绕转着吹,使体温慢慢地下降,如此幼儿也会感觉舒适些。但如果其四肢冰凉又猛打寒颤,则表示需要温热,所以要外加毛毯覆盖。
2、脱掉过多的衣物:
如果宝宝四肢及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
3、温水拭浴:
将宝宝身上衣物解开,用温水(37℃)毛巾全身上下搓揉,如此可使宝宝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气散出,另外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
4、睡冰枕:
有助于散热,但对较小的幼儿并不建议,因幼儿不易转动身体,冰枕易造成局部过冷或致体温过低。使用退热贴也可以,退热贴的胶状物质中的水份汽化时可以将热量带走,不会出现过分冷却的情况。
5、多喝水:
以助发汗,并防脱水。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宝宝体内的失水。
6、使用退烧药:
当婴幼儿中心温度(肛温或耳温)超过38.5℃时,可以适度的使用退烧药水或栓剂。
喜欢本文的亲们,请在页尾点哦~
每个孩子都是最好的
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