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sinussyndrome,SSS):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的器质性改变,导致起搏和(或)传出功能障碍,引起一系列心律失常,因而引起重要器官急、慢性供血不足的临床综合征。
心电图和Holter表现为:
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0次/分)。
窦性停搏和(或)窦房传导阻滞。
慢快综合征: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心动过缓交替出现。
持续心房颤动在电复律后无可维持的窦性心律。
持久、缓慢的房室交界性逸搏节律,部分患者可合并房室阻滞和室内阻滞。
活动后心率不提高或提高不足。
图16.1窦性心动过缓,心率33次/分
窦性停搏:是由于窦房结冲动无法激动心房导致,表现为正常P波缺失(图16.2和图16.3)。
图16.2窦性停搏合并交界性逸搏心律
图16.3交界性搏动后的窦性停搏导致长时间心室静止
窦房阻滞:如果窦房结冲动不能穿过窦房结和周围心房肌连接处,可以出现窦房阻滞,和房室传导阻滞一样,窦房阻滞可以分为一、二、三度。然而,体表心电图仅能识别出二度窦房阻滞,三度或完全窦房传导阻滞不能与窦性停搏区别。二度窦房阻滞时间歇性心房激动不能传出会导致P-P间期是窦性心动周期的整数倍(通常是两倍)(图16.4)。
图16.4二度窦房阻滞中P波及QRS波脱落导致两次停搏
逸搏和逸搏心律:当窦性心动过缓或窦性停搏发生时,下一级起搏点发出逸搏和(或)逸搏心律(图16.2和图16.5)。缓慢交界性心律提示窦房结功能不全。
图16.5窦性停搏后的交界性逸搏心律
房性异位搏动:这些心律很常见,房性异位搏动常导致长间歇,这是由于窦房结自律性被房性异位搏动抑制的结果(图16.6)。
图16.6房性异位搏动抑制窦房结自律性活动
慢-快综合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常并发房颤、房扑或房速(图16.7)。然而,房室交界区折返性心动过速不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一部分。心动过速常常抑制窦房结自律性,因此心动过速停止后常发生窦性心动过缓或窦性停搏。相反,心动过速常常继发于心动过缓并发的逸搏心律(图16.8和图16.9),因此,心动过速和心动过缓常常交替发生。
图16.7房颤终止后出现窦性停搏
图16.8房颤终止后出现窦性停搏,在一个窦性心律后房颤复发
图16.9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窦性心动过缓基础上继发房性心动过速
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常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并存。合并房颤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在没有应用房室结阻滞药物时也会出现缓慢心律,提示房室结功能受损。
(1)病因治疗:应尽可能地明确病因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例如:
AMI累及窦房结动脉,冠状动脉明显狭窄者,可行PCI术,或应用硝酸甘油等改善冠脉供血。
心肌炎则可用能量合剂、大剂量维生素C静脉滴注或静注。
某些药物影响、电解质失衡、甲状腺功能减低等,都可通过纠正病因使窦房结功能恢复。
(2)药物治疗:轻度窦缓或窦房结功能异常,而次级起搏点逸搏功能良好、症状不明显者,定期随诊,不需特殊治疗;对于有症状的患者,在急性病窦综合征时,可应用提高心率的药物(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环磷酸腺苷葡甲胺、氨茶碱等),改善临床症状和维持心脏供血功能,预防阿一斯综合征¨;在快一慢综合征人群中,栓塞的发生率较高,可能导致脑卒中等严重后果,必须考虑抗凝治疗。
(3)起搏治疗:永久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指征——
Ⅰ类适应证: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表现为有相关症状的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或窦房传导阻滞。
由于某些疾病必须使用特定药物,而此药物可能引起或加重窦性心动过缓并产生相关症状者。
因窦房结变时性不佳,运动时心率不能相应增快而引起症状者。
Ⅱa类适应证:
自发或药物诱发的窦房结功能低下,心率<40次/分。有疑似心动过缓的症状,但未证实与所发生的心动过缓有关。
不明原因的晕厥,临床上发现或电生理检查诱发窦房结功能障碍者。
Ⅱb类适应证:
清醒状态下心率长期<40次/分,而无症状或症状轻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