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AF)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分为早期复发(术后后3个月内)和晚期复发(手术3个月以后)。晚期复发被认为是实际的临床复发;相比之下,早期复发普遍不被认为是实际的临床复发,RFCA(导管射频消融)后长达90天被称为空白期。在空白期内任何房颤或AT复发,即早期复发,按照目前大多数研究的定义,都不认为是复发,出现这一空白期的原因是,导管射频消融后立即复发的AF或AT是由于消融相关的短暂炎症、水肿所致,大部分早期复发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
然而,空白期(早期复发)的概念及临床意义是有争议的,有报告认为早期复发不应被视为无关紧要。最近一项来自韩国的研究,分析了房颤消融术后ER(早期复发)和晚期复发的关系。
该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年6月至年4月接受RFCA手术的例的AF患者,其中例(40.9%)为非阵发性AF患者。对于阵发性房颤患者,手术的终点是PVI消除触发灶,如果存在非肺静脉触发,则进行额外的消融以消除非肺静脉触发。如果术者认为基质改良比触发点消除更重要,也允许额外的基质改良。在非阵发性房颤中,肺静脉隔离后快速心房起搏诱发房颤。如果没有诱发持续性房颤(持续5分钟以上),则手术结束。如果在肺静脉隔离后诱发持续性房颤,手术者可自行决定进行额外的消融,如线性消融或低压区消融。术后有例(24.1%)患者出现ER,包括早期AF复发例(11.9%)和早期AT复发例(12.1%)。
在5年的随访中,69.6%的早期复发患者最终经历了晚期复发。例未出现早期复发的患者中,有例(27.7%)出现晚期复发。早期复发患者的心衰(6.8% vs. 12.0%;P0.)和非阵发性房颤(33.2% vs. 65.2%;P0.)患病率更高,同时LA的直径(40.40±5.80mm vs. 43.69±6.11mm;P0.),左心耳流速(51.73±21.11cm/s vs. 38.71±19.33cm/s;P0.),CHA2DS2-VASc评分(1.29±1.27vs.1.43±1.35;P=0.)在早期复发患者中更差。多变量分析显示,非阵发性房颤、LA直径、LAA流速是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与无早期复发的患者相比,有早期复发的患者有更高的晚期复发风险(危险比
图1.研究流程
表1.研究人群的基线特征
图2.单次手术后的复发
图3.多次术后的复发
图4.早期复发在阵发性和非阵发性房颤患者中的影响
专家简介刘开有,广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医学硕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主要从事心脏电生理与起博相关诊疗工作。
吉庆伟,医学博士,博士后,主任医师,暨南大学医学院博士生导师,广医院心内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评专家,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肺血管病学组委员,中国心血管医师协会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医疗器械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高血压防治分会委员。主要从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尤其侧重于冠心病的介入诊疗,在心血管危急重症的处理上具有较丰富经验。在CardiovascularResearch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SCI收录学术论文29篇,总影响因子大于分,单篇最高9.,总引用次,单篇最高引用次。担任Atherosclerosis、Immunology等多种国际学术期刊特约审稿专家。主持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项。
参考文献
EarlyRecurrenceIsReliablePredictorofLateRecurrenceAfterRadiofrequencyCatheterAblationofAtrialFibrillation.JACCClinElectrophysiolMar;7(3)
来源:邕江心声
推荐阅读
干货
要点速览-EHRA房颤患者NOACs应用实践指南
进展|房颤患者并发心衰的风险识别,炎症标志物或可提供新思路
进展|瓣膜性房颤也能用NOAC?看看最新研究怎么说
病例
ARNI在正性肌力药物依赖性心衰患者中的应用:病例系列研究
进展
心衰合并低钾血症短期死亡风险高,补钾不当或可雪上加霜
病例
鉴别“旋转木马样”心电图改变,提高心电图诊断能力
观点
目前血压“不高”,但未来心血管风险高,到底该不该降压治疗?
病例
严重心衰背后的罕见原因——肌纤维发育不良
干货
高血压筛查新推荐:速览USPSTF成人高血压筛查的推荐声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