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南风窗记者向由
当代的年轻人,压力莫名的大。这没有人反对吧?
关于青年的压力,最典型的样本应该是,上着黑白颠倒的班,攒着追不上房价的钱,偶尔照一照镜子摸摸头顶,危机感爆棚。尽管如此,前方还有35岁被优化的“福报”等候。
生活已是如此的艰难,却没有谎言不被揭穿。千奇百怪的自媒体和社交媒体,时不时要撒“*鸡汤”,给青年朋友们“扎心”。
诸如,“XX正在摧毁年轻人”的标题,隔三差五的就要出现。还有“再不买房,十年工作又白干”的文风盛行,煽动着焦虑,却叫人欲罢不能,像是一篇虐恋版的爽文。
但焦虑就是焦虑,它不会带来动力,只会带来“丧”。尤其是,在阶层固化的今天,它让人看不到奋斗的尽头——
——哦不,有一个话题是例外:猝死。
“猝死”变成了青年话题,本身就很扎心了。年富力壮的青年,本不该为此考虑,但在前不久,央视新闻播了条报道,叫《猝死有这些身体信号》,看过的网友中不乏有喊,完了完了,胸闷胸痛气短,我都完美命中。
身体出现哪些信号需警惕心源性猝死发生?(图源:央视新闻报道截图)
没过多久,又是一条热搜,“久坐真的可能导致猝死”,这是专家援引的世卫组织课题研究。学生*和白领们,只能感叹伤不起。
猝死这件事,真的离我们这么近吗?
谈谈猝死
猝死事件一直都有,当它频繁成为新闻,就证明了它的热度。反过来,猝死的报道太多,也加重了人们的焦虑。
公众对猝死的理解,很简单、很粗暴,顾名思义是“突然死亡”。它本就直接翻译自“suddendeath”。
更关键的,猝死事件中,主人公有年轻化的趋势。
今年年初,有互联网大厂的员工疑似猝死,亡者是一名年轻女性。据报道,该员工在凌晨1点半回家,路上突然捂住肚子,晕厥倒地,最终“猝死”。在当时,这引起了轩然大波。
据回应,该员工倒地时,有同事在旁目睹,医院,经过5个多小时,因抢救无效而死亡。
但真正意义上的猝死,没有这么长时间。
对于猝死,世卫组织的定义是:明显健康者在症状发生后1小时内、非创伤性的、意外性致死事件。如果没有目击者,可延长至症状发生后的1天之内。
具体的事件中,亡者是不是猝死,虽有商量余地,但猝死的伤害之广,却是不争的事实。即便有媒体频繁的报道,也不过揭示了冰山一角。
在中国,年中国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发布的信息显示,每年心源性猝死的人数约有54.4万人,相当于每分钟就有1人猝死。
到现在,猝死事件更多。发表于去年2月的论文《我国例尸解猝死病例流行特征分析》援引的数据显示,我国猝死者高达每分钟3-4人。
央视视频截图
猝死有不同的类型,不能一概而论。如前文提到的《猝死有这些身体信号》表明,猝死分三大类,心源性猝死、脑源性猝死和肺源性猝死。其中,0-3岁多发肺源性猝死,3-15岁多发脑源性猝死。
那么,最常见的猝死,是指心源性猝死(以下简称SCD)。
同样地,我们规范它的定义:SCD是指,在急性症状发生的1小时内、以意识丧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原因导致的自然死亡。
要知道,SCD是猝死中的“头号杀手”。有数据显示,在中国,SCD占到所有猝死事件的75-80%。
但令人揪心的是,对SCD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不到1%。
心肺复苏急救演习(图源:中新网)
“一半的猝死”没有预警
人为什么会猝死?要知道这个,我们才能有所预防。
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