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作者简介
赵洋,毕业于兰州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医院心内科住院医师,从事心血管疾病诊治及相关研究。发表SCI论文3篇,参与多项省级课题与国家级课题。
本期指导作者简介
岑雪降,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医院桐乡院区副院长。浙江省医学会内科学分会青年委员。年浙江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七年制毕业后一直从事心内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曾在德国进修学习,擅长各种心血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如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心肌病、心肌炎等,对心血管疑难危重疾病诊治具有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诊疗,具有丰富的手术经验。主持教育厅课题一项,发表论文数篇。
由于药物治疗、医疗设备和冠状动脉重建术的进步,射血分数(HFrEF)降低的心力衰竭(HF)患者中相当数量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可以得到恢复。目前LVEF≥40%的患者,若其既往LVEF<40%,则定义为EF恢复性HF(HFrecEF)或EF改善的HF。这些患者代表一种独特的HF类型,不同于EF保存的HF(HFpEF)。近期研究报道该类型预后优于HFrEF和HFpEF,LVEF恢复常作为HF临床试验的替代终点。然而,四分之一的HFrecEF患者有随后的LVEF恶化。据报道,在LVEF已经恢复的扩张型心肌病(DCM)中,若停止包括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s)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s),等一线药物的使用,会导致恢复性DCM的心脏收缩功能障碍的复发。在恢复性DCM中,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和LVEF的变化之间的关系尚未确定。该研究的目的是探讨β受体阻滞剂是否可以防止DCM患者的LVEF下降并使其LVEF恢复到≥40%。研究方法该记录前瞻性地每年收集以下数据:(1)人口统计学数据(年龄、性别、心衰持续时间和纽约心脏协会[NYHA]),(2)生命体征,(3)共患病,(4)心电图数据,(5)超声心动图数据,(6)实验室数据,(7)药物使用该数据库不收集有关住院和死亡等临床结果的信息。DCM诊断为左心室扩张和左室射血分数降低,没有任何特定的心脏或系统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纳入人群:年龄>18岁,当前LVEF≥40%,既往LVEF40%的患者均来自上述DCM数据库。如果筛选的患者在随访期间接受了左心室辅助装置或心脏移植,或在随访2年时未接受超声心动图评估,则被排除在登记之外。使用卡维地洛或比索洛尔的患者被分配到受体阻滞剂组,未使用受体阻滞剂的患者被分配到非受体阻滞剂组。所有患者均具有呼吸困难,心悸,胸痛,水肿,肝肿大等症状或体征。数据分析为了评估β受体阻滞剂对左室(LV)重构的预防效果,依据2年随访时左室舒张期直径(LVDd)增加10%和左室收缩期直径(LVDs)增加10%,分析与LVEF降低相关的因素,对包括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心房颤动,使用ACEI/ARB以及洋地*类药物,2年随访期间心脏在同步化治疗进行评估。同时根据不同年龄,性别,心率,NYHA分级,以及是否使用ARB/ACEI类药物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图1为该研究患者的筛选流程。-年连续筛查DCM患者例,发现DCM恢复例,其中例2年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23例18岁的患者和28例接受左心室辅助装置或心脏移植的患者被排除。剩下的名患者最终被纳入了目前的分析,其中名患者使用了β-受体阻滞剂。表1为患者基线特征。平均年龄为61.9岁,男性为人(74.5%),患HF中位持续时间为7年,LVEF(49.48.4%vs49.28.0%;P=0.56;SMD=0.)、LVDD(55.77.8vs56.08.0mm;P=0.36;SMD=0.)、LVSD(41.77.9mmvs42.17.8mm;P=0.26;SMD=0.),中-重度二尖瓣返流(7.0%vs.6.7%;P=0.79;SMD=0.)在受体阻滞剂组和非受体阻滞剂组之间具有可比性。图2显示了主要和次要。受体阻滞剂组LVEF下降的发生率低于非受体阻滞剂组(19.6%vs24.0%;或者,0.77;95%ci:0..95;P=0.)。β-受体阻滞剂组LVDD增加速度(11.7%vs15.7%;或者,0.71;95%ci:0..92;P=0.)更慢,(图2B)。β-受体阻滞剂组LVDs增加的发生率较低(图2C)。在受体阻滞剂组,名患者(93.6%)在2年的随访中继续接受受体阻滞剂治疗。无受体阻滞剂组中,有名患者(76.8%)在2年的随访中没有接受药物治疗。每个方案分析还显示,β-受体阻滞剂降低了LVEF增加的患病率(19.2%对24.0%;或者,0.75;95%ci:0..94;P=0.)(图2D)和LVDD(11.4%vs15.4%;或者,0.71;95%ci:0..93;eP=0.)(图2E)。β受体阻滞剂倾向于降低左室收缩期内径增加的发生率(图2F)。亚组分析显示女性患者更能从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重获益(女性:OR,0.54;95%CI:0..81;男性:OR,0.88;95%CI:0..12;P=0.)(图3)同时,使用β受体阻滞剂也可以防止LVEF40%的DCM进一步恶化(24.2%vs30.4%;P=0.)(图4)LVEF和β-受体阻滞剂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如图5所示。β-受体阻滞剂对LVEF的有益作用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增加。使用50%的目标剂量的β-受体阻滞剂与预防LVEF减少相关。结论本研究发现,在恢复性DCM患者2年随访中,使用β受体阻滞剂可以预防LVEF的降低。LVEF的减少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改善。提出了β-受体阻滞剂在预防恢复性DCM再次复发的重要性。之江心学评述:之前的研究表明,HFrecEF患者较年轻,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和房颤的发病率较低,肾功能较好,更有可能接受β受体阻滞剂或ACEIs治疗。该研究中的患者特征与以前研究一致。另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显示,HFrecEF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心血管死亡率和住院归因率较低。然而,四分之一的HFrrecEF患者随后经历LVEF恶化,这些患者有更高的心血管死亡风险。7在一项例慢性HF患者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与HFrEF和HFpEF相比,HFrecEF与更好的实验室指标和无事件生存相关。然而,这些患者实验室指标仍然异常,且大部分最终因心衰入院。该研究聚焦于β-受体阻滞剂和左室功能,并首次证明了β-受体阻滞剂对恢复性DCM患者LVEF降低的改善作用。β受体阻滞剂不仅改善了左室射血分数的减少,而且减缓LVDD的增大,表明它们对左室重构复发有预防作用。总的来说,即使LVEF完全恢复,定期的心脏超声评估是必要的,在DCM患者重,β-受体阻滞剂必须持续使用。
参考文献
EnzanN,MatsushimaS,IdeT,KakuH,TohyamaT,FunakoshiK,HigoT,TsutsuiH.Beta-BlockerUseIsAssociatedWithPreventionofLeftVentricularRemodelinginRecoveredDilatedCardiomyopathy.JAmHeartAssoc.May31:e.doi:10./JAHA...Epubaheadofprint.PMID:.未来可期
王利宏主任简介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医院心内科主任、大内科教研室主任,杭州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内科学教研室主任,浙江省心脑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曾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医学院做博士后工作。目前担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心脏学会理事,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技术推广与培训工作委员会委员,长三角心血管联盟副主席,浙江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主任委员,浙江省心血管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房颤中心联盟副主席。入选浙江省担当作为好支书、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浙江省新世纪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员、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10余项,以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在Circulation等杂志发表SCI论文30余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教育部科研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是国家重点专项十三五计划、国家卫计委重点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心电与循环》、《心脑血管病防治》杂志编委,Diabetes、InternationalJournalofCardiology等杂志审稿人。是国家卫生部心脏介入手术培训导师,已主刀完成各种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冷冻消融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左心耳封堵术和先心病、瓣膜病、冠心病介入手术等近万例。
医院心血管内科简介
心内科技术力量雄厚,拥有各方面人才。医生39名(其中博士学位19名,硕士学位18名);正高职称11名,副高职称15名;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4名。护理人员60人,副主任护师2名。目前有张床位,其中CCU20张,心导管室3个,心功能室1个,拥有世界最先进的DSA机3台、电生理仪2台,飞利浦心超机1台。是浙江省唯一的国家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培训基地,同时也是浙江省仅有的一家同时具备“冠脉介入、射频消融和起搏、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成人)”三大心脏介医院。是中国胸痛中心、心衰中心、房颤中心、CRT植入技术培训基地。是国内最早引进先进的心内膜激动标测系统(Ensite)医院之一,在无X射线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方面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在省内率先开展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治疗和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抢救急性心肌梗塞泵衰竭。也是国内最早应用冠脉内血栓吸出术治医院之一。应用经皮心肺辅助循环支持技术(叶克膜),打破极危重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禁区。在省内最早采用介入技术封堵心肌梗塞室间隔穿孔,努力拯救高危患者的生命。在浙江省率先应用Amplazer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近年来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余篇,其中包括在国际心血管病研究领域最顶尖的杂志Circulation、Hypertension、JournalofHypertension、AmericanJournalofHypertension、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等发表SCI论文6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厅、其它厅局级等课题40余项。荣获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二等奖、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浙江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奖三等奖、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三等奖各1项。
往期回顾
、之江心学:睡眠呼吸暂停对阵发性房颤心房重构的影响
、之江心学:“宝藏”跨界新药还能降低心衰患者的肺动脉压力
、之江心学:乳头肌消融会引起二尖瓣返流吗
、之江心学:个体化营养支持降低心衰患者的死亡和心血管事件风险
、之江心学:药物滴定对不同年龄段心衰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
、之江心学: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临床特点和预后
、之江心学:劳民伤财:FFR指导冠脉介入不是万能的
、之江心学:论肺静脉电隔离持久性——冰火之争
指导:王利宏
技术支持:丁亚辉
策划:金钦阳
作者:赵洋、岑雪降
排版:林敬阳
审稿:王利宏
欢迎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