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狭窄(二狭)
一、病因:
1.最主要的病因为风湿热。急性风湿热发展成二狭至少需要2年,通常需要5年以上。
2.少见病因包括先天性发育异常,瓣环钙化等。
3.病*感染,尤其是柯萨奇病*感染也可导致。
二、病理生理:
1.二狭导致肺毛细血管高压,导致肺淤血,从而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咯血,KerleyB线。
2.肺静脉压力升高,导致肺动脉高压,导致二尖瓣心和肺动脉扩张,引起肺动脉瓣关闭不全,引发GrahamSteell杂音。
3.肺动脉高压可导致右心室扩大,引起三闭,出现4,5肋间收缩期杂音。
三、临床表现:
1.呼吸困难: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在。
2.咳嗽。
3.咯血:
①大咯血:常出现在早期,为肺静脉高压导致支气管静脉破裂出血导致。
②痰中带血或血痰:常出现在晚期,为肺毛细血管高压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导致。
③胶冻状暗红色痰:二狭合并心衰。
④粉红色泡沫样痰:急性肺水肿。
4.血栓栓塞:为严重并发症。发生栓塞者多伴有房颤。
5.二尖瓣面容:两颧绀红。
6.心音:
①心瓣膜若有弹性,可有第一心音亢进,呈拍击样,可闻及开瓣音。
②心瓣膜钙化严重时开瓣音消失。
③肺动脉高压时可出现P2亢进和分裂。
7.心脏杂音:
①特征性杂音为心尖区舒张中晚期低调的隆隆样杂音,呈递增型。
②严重肺动脉高压可出现相对性肺动脉瓣关闭不全,可于第2肋间闻及递减型高调叹气样舒张早期杂音(GrahamSteell杂音)。
③右心室扩大时可导致相对性三闭,于胸骨左缘第3,4肋间闻及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四、辅助检查:
1.胸片:肺淤血时可出现KerleyB线。心脏呈梨形心。
2.心电图:可见二尖瓣型P波。
3.超声心动图:最敏感的检查。分度为:
①轻度二狭:平均压力阶差<5mmHg,肺动脉压<30mmHg,二尖瓣瓣口面积>1.5cm2。
②中度二狭:平均压力阶差5-10mmHg,肺动脉压30-50mmHg,二尖瓣瓣口面积1.0-1.5cm2。
③重度二狭:平均压力阶差>10mmHg,肺动脉压>50mmHg,二尖瓣瓣口面积<1.0cm2。
五、并发症:
1.房颤:二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也是早期常见的并发症。
2.急性肺水肿:重度二狭的严重并发症。
3.血栓栓塞:脑栓塞为主。
4.右心衰:晚期常见并发症。
5.感染性心内膜炎:少见。
六、治疗:
1.一般治疗:预防性抗风湿治疗。
2.大咯血:取坐位,应用镇静剂,静注利尿剂,降低肺动脉压。
3.急性肺水肿:治疗原则同左心衰。首选呋塞米。禁用洋地*。
4.房颤:
①急性房颤:先静注洋地*,疗效不好加用地尔硫卓或艾司洛尔,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时电复律。
②慢性房颤:争取手术解决狭窄。若房颤病史<1年,左房内径<60mm,无窦房结房室结功能障碍,可考虑电复律或药物复律。若不宜复律,复律后复发或复律失败,可用β受体拮抗剂,地高辛,非二氢吡啶类药物控制。
5.预防栓塞:首选华法林。
6.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适用于单纯二狭,瓣膜活动好,无钙化。
7.直视二尖瓣分离术:适用于瓣叶严重钙化,病变累及腱索和乳头肌,左心房内有血栓。
8.人工瓣膜置换术:适用于二狭合并二闭。
二尖瓣关闭不全(二闭)
一、病因:
1.急性二闭最常见的原因为腱索断裂。
2.慢性二闭过去最多见的原因为风湿性,国外最常见的原因为粘液样变。
二、病理生理:
1.左室扩大导致左心衰。
2.左房肥大,继发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衰。
三、临床表现:
1.心排量减少。
2.肺淤血:可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急性肺水肿等。
3.右心衰:急性二闭少见,慢性二闭晚期出现。
4.心界:急性二闭无扩大,慢性二闭可向左下扩大。
5.心尖搏动呈抬举样。
6.心音:急性二闭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分裂;心尖闻及第四心音。慢性二闭第一心音减弱,第二心音分裂,严重反流可闻及第三心音。
7.杂音:心尖区闻及3/6级以上的收缩期粗糙吹风样杂音。累及腱索,乳头肌可出现乐音性杂音。
四、辅助检查:
1.胸片:心脏呈球形心。
2.超声心动图:
①M型超声和二维心动图无法确诊。
②彩色多普勒敏感性可达%。
③轻度二闭:射流面积<4cm2,每搏反流量<30ml,反流分数<30%。
④中度二闭:射流面积4-8cm2,每搏反流量30-59ml,反流分数30-49%。
⑤重度二闭:射流面积>8cm2,每搏反流量>60ml,反流分数>50%。
五、并发症:
1.房颤。
2.感染性心内膜炎:较常见,仅次于主闭。
3.血栓栓塞:较二狭较少。
4.心衰:急性者早期出现,慢性者晚期出现。
六、治疗:
1.急性二闭:
①手术治疗为根本措施。
②内科治疗的目的为减少反流量,降低肺静脉压,增加心排出量。
2.慢性二闭:
①内科治疗:抗风湿治疗,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处理并发症。
②外科治疗:常用方法为二尖瓣修补术和二尖瓣置换术。
主动脉瓣狭窄(主狭)
一、病因:
1.先天性畸形。
2.老年性主动脉瓣钙化:成人最常见的主狭病因。
3.炎症病变:最常见的为风湿性心脏病。
二、病理生理:
1.左心衰导致体循环压力下降,引起晕厥。
2.左心室高压压迫冠脉导致心肌缺血,引起心绞痛。
3.肺静脉高压导致肺淤血,引起呼吸困难。
三、临床表现:
1.三联征:呼吸困难,心绞痛,晕厥。
2.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为最常见的首发症状。
3.心绞痛:最常见的症状。原因为左心室壁肥厚,心室收缩压增高射血时间延长,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左心室肥厚导致心肌毛细血管密度相对减少;舒张期心腔内压力增高,压迫心内膜下冠脉;左心室舒张末压升高导致舒张期主动脉-左心室压差降低,减少冠脉灌注。
4.晕厥:可为首发症状。
5.心界:正常或轻度向左扩大,心尖区可触及收缩期抬举样搏动。
6.心音:第一心音正常,严重狭窄者可出现第二心音逆分裂。
7.心脏杂音:粗糙而响亮的射流性杂音,3/6级以上,呈递增-递减型。
四、辅助检查:
1.胸片:心影不大。
2.超声心动图:首选检查。
①轻度主狭:射流速度<3m/s,平均压力阶差<25mmHg,瓣口面积>1.5cm2。
②中度主狭:射流速度3-4m/s,平均压力阶差25-40mmHg,瓣口面积1.0-1.5cm2。
③重度主狭:射流速度>4m/s,平均压力阶差>40mmHg,瓣口面积<1.0cm2。
五、并发症:
1.心律失常:10%患者可出现房颤。
2.心源性猝死:多有前驱症状。
3.充血性心衰。
4.感染性心内膜炎:少见。
5.体循环栓塞:少见,多见于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者。
6.胃肠道出血:多见于老年的瓣膜钙化病人。
六、治疗:
1.内科治疗: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无症状者无需治疗。
2.外科治疗:
①人工瓣膜置换术:治疗成人主狭的主要方法。
②直视下主动脉瓣分离术:儿童和青少年的非钙化性先天性主动脉瓣严重狭窄者。
③经皮主动脉瓣球囊成形术:少用。
④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非首选。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闭)
一、病因:
1.急性主闭:
①感染性心内膜炎。
②胸部创伤。
③主动脉夹层。
④人工瓣膜撕裂。
2.慢性主闭:
①主动脉瓣本身病变:风心,先天性畸形等。
②主动脉根部扩张:Marfan综合征,梅*性主动脉炎。
二、病理生理:
1.急性主闭:肺静脉高压导致肺淤血。
2.慢性主闭:心肌肥厚缺血导致心绞痛;主动脉舒张压降低导致体位性头晕,脉压差增加,周围血管征。
三、临床表现:
1.呼吸困难,心绞痛,晕厥,但是较主狭少见。
2.周围血管征:点头征(DeMusset征),水冲脉,枪击音,Duroziez征,毛细血管搏动征。急性主闭少见,慢性主闭明显。
3.心音:第一心音减弱,肺动脉高压可有P2亢进,可闻及第三,四心音。
4.心脏杂音:急性主闭可闻及舒张期柔和,短促,低调杂音。慢性主闭可闻及主动脉瓣区舒张早期高调递减型叹气样杂音,向心尖传导,反流明显者可闻及心尖部低调柔和舒张期隆隆样杂音(Austin-Flint杂音)。
四、辅助检查:
1.胸片:心脏呈靴形心。
2.超声心动图:彩色多普勒超声为首选。
①轻度主闭:射流宽度<左心室流出道的25%,每搏反流量<30ml,反流分数<30%。
②中度主闭:射流宽度为左心室流出道的25%-65%,每搏反流量30-59ml,反流分数30-49%。
③重度主闭:射流宽度>左心室流出道的65%,每搏反流量>60ml,反流分数>50%。
五、并发症:
1.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
2.充血性心心衰。
3.室性心律失常常见,心源性猝死少见。
六、治疗:
1.急性主闭:手术治疗为根本措施。
2.慢性主闭:
①内科治疗:无症状者无需治疗,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预防风湿活动。
②外科治疗:严重主闭可行主动脉瓣置换术。
END
糖霜Fr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