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内科学》、《实用中医心血管病学》、《中医藏象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天之大宝,只此一轮红日。
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
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说说,阳气对人的重要性。
我想让你知道,少了阳气,人真的百病缠身。没了阳气,人真的一分钟也活不了。
我国老一辈的中医临床家周次清先生,曾经接待过这么一个患者。
此人,女性,当时年纪是41岁。
什么毛病呢?就是经常心慌、胸闷。
这个感觉,早在十年前就有了。但是当时,还算很轻,不耽误生活和工作。
后来,最近这四年,他的问题明显加重了,常常伴随头晕。
医院检查,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后来有一次,此人在工作的时候忽然胸闷、心慌,以至于眼前一黑,直接昏迷不醒。就这样,医院。
经过检查,此人心率每分钟42次。
才42次,你说说,她能不昏倒吗?
怎么办?医院连忙请周次清老师会诊。
刻诊,见患者脉沉迟无力,舌淡红,苔薄白。患者自述,心慌胸闷,疲乏无力,少气,不想说话,四肢畏寒,胸背冷痛。面色*,表情淡漠,真正是一副行将就木的模样。
当时,周师就说了,这是心肾阳虚,生命危急。他拟方一首,嘱咐赶紧给患者灌下去,但见:
*芪30克,*参15克,熟附子9克,桂枝9克,炙甘草6克,生麻*6克,细辛3克。每日一剂,水煎服。附子先煎。
结果如何?患者用了6剂之后,心慌胸闷减轻,没有发生晕厥,心率达到每分钟56次。虽然有所好转,但是依然疲乏无力,浑身畏寒怕冷。
看脉象,还是沉迟无力,舌淡红,苔薄白。
这时候,原方中的生麻*改成9克,熟附子改成12克,继续投用15剂。
这一次,患者用药以后,心率达到每分钟66次,腰背疼痛消失,心慌胸闷、头晕乏力症候减轻。
接下来,效不更方,继续投用。最终,患者诸证悉平,病愈出院。
这是周次清前辈早年的一张医案,很典型。我希望感兴趣的朋友,能多看几眼。
我说说这背后的道理。
我跟你说啊,这个人的问题,在于心肾阳虚。
阳气,作为人之大宝,在这个人的身上,变得十分虚弱了。以至于,生命的发动机“心脏”,都难以维持工作了。
你看,这个人,畏寒肢冷,胸背冷痛,这是不是寒象?阳虚,则寒。
看舌脉,脉沉迟无力,舌苔薄白,这是不是阳气虚弱,鼓舞乏力?
人的心,为阳脏。它是最需要阳气的。现在,一身阳气不够用,心阳自然亏虚,所以心率很低,患者心慌、胸闷。
心,主人的头面。心阳不足,头面失养,所以患者面色苍*,面无表情。
全身上下,肾为五脏之根。肾阳不足,是导致一身阳气亏虚的根本。心阳不足的背后,是肾阳不足。
好了,分析到这里,我们就彻底明白了。患者的基本问题,在于心肾阳虚。其中,以心气亏虚、心阳不宣为主。
那怎么办啊?当然要补益心肾之阳。心肾之阳被催起来,患者的心率才能被催起来。
我们看看当时医家的配伍:
*芪30克,*参15克,熟附子9克,桂枝9克,炙甘草6克,生麻*6克,细辛3克。
这里头,*芪和*参用于健脾益气,补益心气。炙甘草、桂枝,用于温通心阳。熟附子,用于大补肾阳。麻*和细辛,发散阳气。如果说前面这些是点火,那麻*和细辛就负责扇风。风一扇,这阳气就起来了。
这就是基本的用药思路,十分清晰。
这张方子,可以说是治疗窦性心动过缓,证属心肾阳虚的典型方。我希望读者朋友能把它记下来。因为临床上,这样的老人是多见的。虽然可能没发生晕厥等那么严重的反应,但是心慌、胸闷、心动过缓、畏寒怕冷、身体倦怠等现象,是常出现的。从前,我的同事们下社区去做义诊,这样的人总能看见。
因此,文中方药,有借鉴意义。专业读者朋友,以此化裁,说不定可以化险为夷,救人于危难。非专业的读者朋友,您认识了解一下,也算是多一点见识。当然,在没有专业人员指导的情况下,不宜盲目试用。
但无论怎么说,阳气,尤其是心阳,对人体的影响是很大的,甚至决定了我们的生命进程。文老师通过此文,想让你重视心肾之阳的作用。在身体遇到此类情况的时候,心中最起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文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