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是一种遗传性心肌病,以右心室和左心室的纤维脂肪组织逐渐替代心肌组织为病理学特点,以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为主要表现。对ARVC患者进行疾病危险分层对于指导临床诊治有重要价值。室性早搏(PVC)负荷已被证明与ARVC死亡风险及发生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SVT)有显著相关性[1]。然而,ARVC是一种进展性疾病,其危险因素可能会随着疾病发展而变化。目前尚不明确PVC负荷的变化是否与未来的心律失常事件相关。近期,JAMAcardiol.杂志发表的一篇研究证实,PVC负荷的变化与SVT的发生呈显著正相关,检测PVC负荷的变化有助于动态评估ARVC患者的疾病风险[2]。
本文是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在北美及欧洲的6个心脏中心进行病例筛选。所有患者均要求有2次以上的完整的Holter随访数据。每次Holter随访时都对预设变量(PVC负荷;PVC骤增,定义为24小时PVC绝对次数增加次以上或相对增加75%以上且绝对值大于次;发生非持续性室速[NSVT])与12个月内SVT的相关性进行评估。研究最终纳入ARVC患者例,平均年龄36.3岁,共次有效的Holter数据,平均每人进行了4次Holter随访。平均随访54个月,共记录到67次SVT事件。Holter数据动态分析结果显示,第二次Holter记录到的24小时内PVC次数较第一次显著减少(vs.,p0.)。PVC负荷绝对值与SVT密切相关(OR:1.50,95%CI:1.10–2.03,p=0.01),进一步验证了PVC负荷与ARVC发生不良事件的相关性。并且,PVC骤增(OR:6.20,95%CI:2.74–13.99,p0.)及NSVT(OR:2.29,95%CI:1.10–4.51,p=0.03)与12个月内的SVT有显著相关性。这一结果证实了PVC负荷动态变化与ARVC发生SVT的相关性,有助于指导ARVC患者危险性的动态分层。
图1.Holter随访期间PVC负荷的总体变化趋势
图2.PVC绝对值及PVC动态变化与12个月内SVT的相关性
图3.Holter分析结果与SVT的关系
研究点评
确诊ARVC后,对患者进行危险性分层(如发生SVT或猝死的风险)是指导临床诊治的关键步骤。低危患者可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或服用β受体阻滞剂,高危患者可能需要接受ICD治疗。虽然目前已有良好的ARVC的危险评估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