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男,41岁,近5年反复发作心悸、心慌,发作时间不确定,可以是半夜,也可能是白天。发作时在手腕桡动脉自测心率在次左右。发作时,伴汗出、胸部不适感。前几年发作时,一年发作1-2次,在医院静脉注射药物后可缓解,但是注射药物后,局部血管疼痛明显,不可触碰,可持续1周时间。近一年发作已经5次,到医院咨询,建议行射频消融手术,但是又惧怕手术的不良反应,故来寻求中医治疗。
把脉分析:左右寸脉皆数,但是双手关、尺脉均无力。舌象如下:
舌体胖大,有水痕,遍布齿印,舌质偏紫暗。属于素体阳虚水泛,水气凌心之证。又问患者是否有眩晕表现,患者说,有,时有眩晕发作,最近一次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时出现,持续时间自觉有2-3秒,在2-3秒的时间内,感觉大脑似乎“断片”了。
我脑海中马上想到了《伤寒论》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患者来诊时,正在发作,真武汤来不及熬。
先灸上再说。
根据以前的经验,心率失常性疾病在手少阴心经做经络探查,往往可以找到阳性点,果然在左手心经阴郄穴处,患者出现明显压痛。
使用直径3公分艾条悬灸。灸治10分钟后,患者诉所灸之处热,要求艾条远离一些,同时未出现灸感,继续灸5分钟后,灸感仍未出现。
思索:患者脉诊下元虚衰,舌诊阳虚水泛。病情发作无时,发作时来势汹汹。《素问·骨空论》:“冲脉为病,逆气里急。”室上性心动过速,心跳加快了,算不算“里急”?
岐伯曰: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其始则同,其终则异,可使破积,可使溃坚,可使气和,可使必已。
此患者之心悸,病位不在心,而在肾,在于冲脉。不在上而在其下。
嘱患者平躺于床上,按压“阴交穴”患者诉压痛明显,阴交穴为任脉、冲脉、肾经交汇处。即灸此穴,灸上患者即诉腹中温暖舒适,5分钟之后,诉心慌症状好转,15分钟后,诉心慌、心悸症状消失。切其脉,脉象已经平复。
艾灸如同针灸,寻找适宜穴位是重中之重,辩证分析又是寻找合适穴位的重重之重,四诊合参以及对中医典籍的熟稔又是辩证分析正确的重重之重。
艾灸容易吗?易学而难精!
祥云灸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