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
1.首过效应:指某些药物口服后首次通过肠壁或肝脏时被其中的酶代谢,使进入体循环的有效药量减少的现象。
2.半衰期:指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3.表观分布容积(Vd):指体内药物总量按血浆药物浓度推算时所需的体液总容积。
4.最低抑菌浓度(MIC)指细菌短暂接触抗生素后,虽然抗生素血清浓度降至最低抑菌浓度以下或已消失后,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依然持续一定时间
5.耐受性(Tolerance):指在连续用药过程中,有的药物的药效会逐渐减弱,需加大剂量才能显效。
6.化疗指数(CI):化疗药物导致动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和治疗感染动物的半数有效量ED50之比,或5%致死量与95%有效量的比值,是评价化疗药物对机体*性、疗效的重要指标。
7.治疗指数:TI)=LD50/ED50药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和半数有效量(ED50)的比值,代表药物的安全性,此数值越大越安全
8.交叉耐受性:机体对某药产生耐受性后,对另一药的敏感性也降低。
9.半数致死量(LD50):50%的实验动物死亡时对应的剂量
10.半数有效量(ED50):50%的实验感染动物有效时对应的剂量。
11.坪浓度(血药稳态浓度):给药速度等于消除速度时,血药浓度维持在基本稳定的水平称血药稳态浓度。
12.坪值*性作用:指在药物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的时机发生的危害性反应,较严重,但是可以预知,也是可以避免的一种不良反应。
14.后遗效应: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最低有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15.身体依赖性:是由于反复用药造成一种身体适应状态,一但中断用药,可出现强烈的戒断综合症。
16.吸收:药物自用药部位进入血循环的过程。
17.分布:药物吸收后自血液循环通过各种生物膜到达作用部位和组织的过程。
18.代谢(生物转化):药物在体内经代谢酶作用下,化学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
19.排泄:吸收后的药物和其代谢物通过排泄器官或分泌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
20.精神依赖性:也称心理依赖性是指用药后使人产生一种愉快满足的或欣快的感觉,使用药者在精神上有一种要周期地或连续用药的欲望,以达到舒适感。
21.一级动力学消除:药物在某房室或某部位的转运速率与该处的药量或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
21.零级动力学消除:单位时间内消除等量的药物。
22.安慰剂:指由本身无特殊药理活性的中性物质产生的似药制剂
23.肾上腺素作用的翻转:预先使用α受体阻断药取消了Adr的毛细血管作用后,再用原来引起升压剂量的Adr,使兴奋β2受体舒血管作用充分显露出来,则使升压作用转变成降压作用,称为肾上腺素作用的翻转。
24.成瘾性:即躯体依赖性,停药时出现严重严重戒断症状,生理机能混乱
25.药物依赖性:指连续使用某种麻醉药品或精神药品后,产生的一种不可停用的渴求现象。
26.量反应的量效曲线:用效应强度为纵坐标、药物剂量或药物浓度为横坐标作图则得。
27.量反应:效应的强弱呈连续增减的变化,可用具体数量或最大反应的百分率表示者称为量反应。
28.受体:能够与药物结合产生相互作用,发动细胞反应的大分子或大分子复合物。
29.内在活性:是指药物与受体结合引起受体激动产生最大效应的能力(效能)。
30.激动剂:为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它们能与受体结合产生最大效应。
31.部分激动剂:有较强亲和力,但内在活性不强,在受体全部占领时只能产生较小的反应。
32.拮抗剂:能与受体结合,具有较强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药物
33.竞争性拮抗剂:药物与受体有亲和力但不产生受体激动效应,可以阻止激动剂与该受体的结合。
34.非竞争性拮抗剂:结合到受体蛋白上与激动剂结合位点不同的部位,阻止激动剂引起受体激动的药物。
35.戒断症状:反复用药,促使机体不断调整新陈代谢水平,以适应在外源性物质作用下进行生理活动,维持机体基本功能,即所谓适应性。一旦停药,代谢活动发生改变,生理功能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难以忍受的症状,如兴奋、失眠、流涕、出汗、呕吐、腹泻,甚至虚脱、意识丧失等。
36.半衰期: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或效应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37.不良反应:在治疗剂量下,药物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可能产生一些其他作用,大都是人们不希望发生的,被称为不良反应。
38.被动转运:药物分子只能由浓度高的一侧扩散到浓度低的一侧,其转运速度与膜两侧的药物浓度差(浓度梯度)成正比。
39.半合成抗生素:对天然抗生素进行结构改造后获得的,如头孢菌素。
40.*性反应:指在药物剂量过大和(或)用药时间过长情况下发生的机体组织、器官以器质性损伤为主的严重不良反应。
41.副作用:用治疗量药物后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反应。
42.肝肠循环:由胆汁排入十二指肠的药物再经肠粘膜上皮细胞吸收,经门静脉、肝脏重新进入体循环过程。
43.肝药酶CYP:肝微粒体的细胞色素P酶系统是促使药物生物转化的主要酶系统。
44.活化:极少数药物被代谢后由无活性或活性较低的药物转变成有活性或活性较强的药物。
45.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指对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寄生虫及肿瘤细胞所致疾病的药物治疗。
46.局部作用:无需药物吸收而在用药部位发挥的直接作用
47.急性*性:因服用剂量过大而立即发生的*性作用。
48.继发性反应:由于药物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后果。
49.菌群交替症: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后,使敏感细菌受到抑制,不敏感细菌乘机在体内大量繁殖,造成二重感染。
50.抗菌药物:具有抑制或杀灭病原菌能力的化学物质。
51.抗生素:来自细菌或真菌的具有干扰细菌生长繁殖过程中必需的某些重要的结构与生化过程的抗菌药物,而对感染细菌的真核细胞无明显的*性作用。
52.耐药性/抗药性:在化学治疗中,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
53.抗菌谱:抗菌药物的抗菌范围,包括窄谱和广谱抗菌药物.
60.抗菌活性:指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菌的能力
61.抗生素/抗菌后效应(PAE):将细菌暴露于高于MIC的某种抗菌药物后,再去除抗菌药物后的一段时间内,细菌繁殖不能恢复正常的现象。
62.首次接触效应:抗菌药物在首次接触细菌时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再度接触或连续与细菌接触,并不明显增加或再次出现这种明显的效应,需要相隔相当长时间以后才会再起作用。
63.抗生素的选择压力:当长期应用抗生素时,占多数的敏感菌株不断被杀灭,耐药菌株则大量繁殖。
64.量-效关系: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药物剂量的大小与血药浓度高低成正比,亦与药效的强弱有关。
65.慢性*性:因长期用药而逐渐发生的*性作用。
66.失活:由活性药物转化为无活性代谢物。
67.内在活性:药物与受体结合后产生效应的能力,
68.血脑屏障:指血管壁与神经胶质细胞形成的血浆与脑细胞外液间的屏障和由脉络丛形成的血浆与脑脊液间的屏障。
69.全身作用:又称吸收作用或系统作用,药物通过吸收或注射进入血管,经血液循坏分布到机体有关部位发挥的作用。
70.生物利用度F:是表示药物活性成分到达体内循环的程度和速度的一种量度。(指经血管外给药后药物能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程度和速度。常用AUC表示吸收的程度。)
71.杀菌剂:凡有杀灭微生物能力的药物。如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
72.抑菌剂:凡有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能力的药物。如磺胺类,四环素类
73.天然抗生素:由微生物培养液中提取的,如青霉素G。
74.特异质反应;少数病人对某些药物反应特别敏感,出现与往常性质不同的反应。
75.兴奋:凡能使机体生理、生化功能加强的药物作用。
76.抑制:凡能引起功能、代谢活动减弱的药物作用。
77.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以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规律的科学。
78.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包括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过程,特别是血药浓度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
79.药物作用:药物对机体组织发挥的原发作用。
80.药物效应:药物原发作用引起的机体器官组织原有功能的改变。药物转运: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及排泄过程。
81.致畸作用:有些药物能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而引起畸胎。
82.质反应:观察的药理效应是用阳性或阴性,结果以反应的阳性率或阴性率作为统计量
83.总体清除率:是机体消除器官在单位时间内清除药物的血浆容积,即单位时间内有多少毫升血浆中所含药物被机体清除。
84.最大效应/效能:随着药物剂量或浓度的增加,药理效应也增加,当效应增加的哦啊一定程度后,若继续增加药物剂量或浓度而其效应不再继续增加,这一药理效应的极限称为~,
85.效价强度:一个药物产生该药物的最大效应50%的浓度或剂量。
86.效价:药物产生一定效应所需的剂量或浓度。
87.药理学:研究药物在机体内的化学反应产生的作用、规律及机制的一门科学。
88.向下调节: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受体在激动剂作用后可被细胞内吞而数目降低,这一现象称为受体数目的向下调节。
89.向上调节:长期使用β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可出现肾上腺素受体数目增多。
90.同种调节:配体作用于其特异性受体,使自身的受体发生变化。
91.异种调节:配体作用于其特异性受体,对另一种配体的受体产生的调节作用。
92.肝药酶诱导剂:有些药物能增强药酶活性或使药酶合成加速,从而加快其本身或另一些药物转化,使其作用减弱或缩短。
93.肝药酶抑制剂:有些药物抑制药酶活性或降低药酶合成,减慢某些药物的代谢,使其作用明显加强或延长。
94.药物相互作用:两种或多种药物合用或先后序贯应用,而引起药物作用和效应的变化。
95.药物的构效关系:药物的化学结构与其药物效应之间的关系。
96.灰婴综合征:由于新生儿和早产儿肝功能发育不全,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含量和活性转低,解*功能差和肾脏功能发育不全,排泄功能低下,而引起氯霉素蓄积中*
97.免疫增强药:是一类能增强机体特异性免疫功能的药物,主要用于免疫缺陷病、慢性感染性疾病,也常作为肿瘤的辅助治疗药物
98.MLS耐药:细菌同时对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链阳菌素耐药。
99.“砜综合症”:应用氨苯砜治疗早期或者药物增量过快可引起砜综合症;表现为发热、不适、剥脱性皮炎、*疸伴肝坏死、淋巴结肿大,贫血等。
.周期特异性抗癌药CCNSA:能杀灭处于增殖周期各时相的细胞甚至包括G0期细胞的药物,如直接破坏DNA结构以及影响其复制或转录功能的药物。
.周期非特异性抗癌药:仅对增殖周期的某些时相敏感而对G0期细胞不敏感的药物,如作用于S期的抗代谢药物,作用于M期的长春碱类药物。
.生长比率:肿瘤增殖细胞群与全部肿瘤细胞群之比称为生长比率。
.过敏反应:药物作为抗原或半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引起生理功能障碍或组织损
.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有时根据治疗目的而互换,称为-
.配体:体内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也称第一信使。
.受体脱敏:长期使用一种激动药后,组织或细胞对激动药的敏感性和反应性下降的现象。
.受体增敏:与受体脱敏相反的一种现象,可因受体激动药水平降低或长期应用拮抗药而造成。
.受体调节:受体与配体作用过程中,受体数目和亲和力的变化称为~
.拮抗作用:合并用药效应减弱,两药合用的效应小于它们分别作用的总和。
.协同作用:合并用药作用增加。
.调节痉挛:动眼神经兴奋时环状肌向瞳孔中心方向收缩,造成悬韧带放松,晶状体由于本身弹性变凸,屈光度增加,此时只适合于视近物,而难以看清远物。
.M样作用:是指药物所产生的作用与M受体激动后的效应相似,如腺体分泌增加等。
.N样作用:是指药物的产生的作用与N受体激动后的效应相似。
.拟胆碱药:是指药物所产生的作用与胆碱能受体后的效应相似。
.抗胆碱酯酶药:与AchE结合使AchE活性受抑,从而导致胆碱能神经末梢释放的Ach堆积,产生拟胆碱作用的一类药物。
.胆碱酯酶复活药:是一类能使被有机磷酸酯类抑制的AchE恢复活性的药物。
.重症肌无力:为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所致的慢性疾病,表现为受累骨骼肌极易疲劳。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的疾病。
.胆碱受体阻断药:本身不产生M受体阻断作用,但是与受体特异性结合,阻止乙酰胆碱或胆碱受体激动药与M受体结合,从而拮抗其拟胆碱作用的一类药物。
.选择性M受体阻断药:对M受体的亚型有选择作用的M胆碱受体阻断药。
.除极化型肌松药:能与神经肌肉接头后膜的胆碱受体结合,产生与Ach相似但持久的除极化作用的一类药物。
.非除极化型肌松药:能与Ach竞争神经肌肉接头的N胆碱受体,能竞争性阻断Ach的除极化作用的一类药物。
.N1受体阻滞药:神经节阻断药,能选择性的与神经节细胞的N胆碱受体结合。
.N2受体阻滞药:骨骼肌松弛药,能选择性的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后膜的N胆碱受体
.拟肾上腺素药:一类化学结构与药理作用和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相似的药物,与肾上腺素受体结合后可以激动受体,产生肾上腺素样作用的药物
.快速耐受性:有些药物,如麻*碱,短期内反复使用,作用可逐渐减弱,称为快速耐受性
.内在拟交感活性:有些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与β受体结合后除能阻断受体外,对β受体具有部分激动作用,称内在拟交感活性。
.膜稳定作用:某些药物能够稳定心肌细胞膜电位,降低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
.停药反跳现象:长期应用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时如突然停药,可引起原来的病情加重,其机制与受体上调有关。
.局部麻醉药:是一类能暂时.完全和可逆地阻断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在意识清醒的条件下使局部痛觉等感觉暂时消失,而对各类组织无损伤性影响的药物。
.复合麻醉:是指同时或者先后应用两种以上麻醉药物或其他辅助药物以达到手术的要求的麻醉方法。
.分离麻醉:是指氯胺酮能引起短暂的记忆缺失及满意的镇痛效应,但意识并未完全消失的一种麻醉现象。
.全身麻醉药:是一类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能可逆性地引起意识.感觉(特别是痛觉)和反射消失,临床主要用于消除疼痛,松弛骨骼肌,辅助进行外科手术的药物。简称全麻药
.最小肺泡浓度:在一个大气压下,能使50%病人痛觉消失的肺泡气体中全麻药的浓
.镇静药:指能缓和或消除紧张,不安,激动和烦躁等症状的药物。
.催眠药:是指能诱导促进和维持近似生理睡眠的药物。
.开-关反应:长期服用左旋多巴而产生的一种不良反应,表现为“开”时患者活动正常或几近正常,而“关”时突然出现严重的帕金森症状。
.阿司匹林哮喘:某些哮喘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解热镇痛药后可诱发哮喘。
.钙通道阻滞药:又称钙拮抗药。是一类选择性阻滞钙通道,抑制细胞外Ca2+内流,降低细胞内Ca2+浓度的药物。
.折返:指一次冲动下传后,又可顺着另一环行通路折回再次兴奋原已兴奋过的心肌,是引发快速型心律失常的重要机制之一
.金鸡纳反应:长期服用奎尼丁药物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耳鸣.腹泻.恶心.视力模糊等症状.
.早后除极:是一种发生在完全复极之前的后除极,常发生在2.3相复极中,APD过度延长时易发生。
.迟后除极:是细胞内钙超载时发生在动作电位完全或接近完全复极是的一种短暂的震荡性除极。
..心律失常:即心动节律和频率异常。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是由肾素.血管紧张素及其受体构成的重要体液系统,在调节心血管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与高血压,心肌肥大、充血性心衰等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首剂低血压:在初次给予某种药物时,产生低血压的症状。
.利尿药:作用于肾脏,增加电解质和水的排出,临床上主要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也可用于某些非水肿性疾病。
.耳*性:应用高效能利尿药时易发生。表现为耳鸣.听力减退或暂时性耳聋。
.钙拮抗药:是一类选择性阻滞钙通道,抑制细胞外Ca2+内流,降低细胞内Ca2+浓度的药物。
.钾通道开放药:是一类选择性作用于钾通道,增加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促进钾离子外流的药物。
.首剂现象:首次使用后血压显著下降的现象,一般服用数次后这种现象可消失,如哌唑嗪等。
.充血性心衰:又称慢性心功能不全,指在有充分的静脉回流的前提下,使心脏排出量绝对或相对减少,不能满足全身组织器官代谢需要的一种病理状态。
.正性肌力作用:指如强心苷等药物能显著加强心肌收缩力,使心肌收缩敏捷有力,可显著增加心输出量,从而解除心衰症状
..稳定性心绞痛:由劳累、情绪波动或其他增加心肌耗氧量的因素诱发的心绞痛。
.变异型心绞痛:由冠脉痉挛导致心肌供血不足所引起的心绞痛
..调血脂药:指一类能调节体内血脂水平,用于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
.祛痰药:使痰液变稀,使痰液粘滞度降低,或加速呼吸道粘膜纤毛运动,使痰液易与咳出的药物。
.胃肠促动力药:能促进胃肠运动,加速胃排空和长推进,防止内容物反流的药物。
.抗酸药: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一类药物,均为弱碱性药物,因可中和胃酸故称抗酸药
.停药症状:长期用药减量太快或突然停药时有些病人出现一些原来疾病没有的症状,称为停药症状。
.允许作用:糖皮质激素对有些组织细胞虽无直接活性,但可给其他激素发挥作用创造有利条件。
.最小抑菌浓度(MIC):药物能够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MBC):药物能够杀灭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
.红人综合症:快速静注万古霉素时,出现极度皮肤潮红、红斑、寻麻疹、心动过速和低血压等特殊性症状。
.复方新诺明:是SMZ和TMP按5:1比例制成的复方制剂,二者的主要药代学参数
.TMP:是细菌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抗菌谱与SMZ相似,属抑菌药。
.干扰素:是机体细胞在病*感染受其他刺激后,体内产生的一类抗病*的糖蛋白物质
.金鸡纳反应:奎宁以及从金鸡纳树皮中提取的其他生物碱,治疗剂量时可出现一系列的反应,称为金鸡纳反应,表现为耳鸣、头痛、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视力和听力减退等,甚至暂时性的耳聋,多见于重复给药时,停药一般能恢复。
.“流感综合症”:大剂量间隔使用利福平可诱发发热、寒战、头痛、肌肉酸痛等类似感冒的症状。
.医源性肾上腺素皮质功能亢进症:长期应用超生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所致的肾上腺素皮质亢进症状,称为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
..单纯性甲状腺肿:由于机体长期摄碘不足,甲状腺激素合成明显减少,使TSH释放增加,从而促使甲状腺组织代偿性增生肥大。
.离子障:药物在跨膜转运时,非离子型(非解离部分)药物可以自由穿透,而离子型药物就被限制在膜的另一侧。
.电压门控离子通道:由膜电压变化激活的离子通道。
.化学门控离子通道:由递质与蛋白质分子上的结合位点相结合而开启的离子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