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津南区广大医务工作者在疫情期间日夜奋战、奋勇当先,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展现了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年3月13日,经*支部*员大会表决、区卫健委*委批准,4名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在卫健委*委书记的领誓下光荣地加入了*组织。
医院的一名医师,疫情发生后,他主动请战,在发热门诊一直工作至今。发热门诊的工作十分辛苦,起初每周值2--3个24小时班是家常便饭,高峰期接诊发热患者近百人。遇到疑似患者,他总是冲锋在前、毫不慌乱,熟练规范地进行隔离问诊、检查体征、隔离留观、留取咽拭子,凭借着扎实的功底,顺利完成医治处理。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医院第二发热门诊工作,看到单位发出为集中隔离点的密接人群采集咽拭子的任务后,他主动请战,除了每天在发热门诊工作外,还主动放弃休息时间,投入集中隔离点与其他同事并肩作战。防护服密不透风,他每次脱下防护服,全身早已被汗水浸湿,双手也闷的肿胀发白,但他从无怨言,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务工作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
医院的一名护士,自疫情以来,她一直奋战在防疫一线,出色完成隔离病区工作。医院经常会半夜收治患者,开始的几天工作繁杂,她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在给患者做好治疗的同时,还要照顾好患者的饮食起居,为了让患者吃上热乎饭,她都是第一时间将饭菜送到患者手中,先安顿好他们,才坐下来吃自己那份已经凉透的饭。由于长时间饮食不规律,加之工作劳累,她的胃病犯了,但是考虑到院内人员紧张,为了不影响工作,她不顾身体不适,吃几片自备的胃药,就又坚守在隔离病房工作。她总是为患者着想,在进入病房前将饮用水、洗头膏、护手霜等生活必需品准备齐全,让他们尽量住的舒适些。她常说,尽心照顾好每位病患是自己应尽的责任。
医院的一名急诊室护士,2月1医院要组建隔离病房时,已经在急诊忙碌了一个晚上的她没有选择回家休息,而是立即投入防疫战斗。医院收治第一位发热患者后,她第一个进入隔离病房,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每天穿着厚厚的防护服给患者送饭、送药、取血、采集咽拭子,运送垃圾、终末消*……用心完成每一项工作。穿着厚厚的防护装备,采血变得不是那么容易,但她凭借过硬的专业技能力争一次性成功,减轻患者痛苦。病人解除隔离后,她需要对患者接触的每一个地方进行终末消*,她一点点的擦拭,不肯放过任何细节。完成一个班次的工作即将开始休整的时候,医院领导提出:“我可以不用休整,申请继续留在隔离病房工作!”。她用朴实的话语和实际行动展现了一名医务人员救死扶伤的担当。
孙雅娜是津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名微生物检验师,是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状病*核酸检测工作的主力。自天津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以来,她和检验科的同事们便不分昼夜地坚守在疫情防控阵地的最前沿。核酸检测是锁定病例的要害关卡,每一次检测她都认真再认真、仔细再仔细,确保高标准完成检测任务。核酸检测需要长时间穿着厚重的三级防护服,连续几个小时不吃不喝,对体力和耐力都是考验。1月28日凌晨,她突发心律失常,心动过速,经医生诊断,嘱其卧床休息,然而疫情当前,她心里装的只有工作,当天上午又再次出现在了实验室。单位领导得知情况后让她立即回家休息,但她坚定地说:“领导放心,我能坚持!”。自疫情以来,孙雅娜始终坚守在一线,从未退却一步,她用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嘱托。
身着白大褂,他们是白衣天使,穿上防护服,他们就是钢铁战士,他们肩负着“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毅然坚守在抗疫一线。正是因为他们的奉献,百姓的健康才得以守护;正是因为他们的专业,病患才得以转危为安,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