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医患合影。
患者实施手术中。
周胜华介绍手术过程。
红网时刻6月16日讯(记者陈亚男通讯员赵丽华)近日,医院心血管内科成功为一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实施无创精准放射手术。经过近80天随访,全面分析随访数据,均获得了明显的改善。该手术的成功施行属全球首例无创精准放射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谢谢医生们,无创、无痛就治好了我的心肌病!”6月16日下午,71岁的周先生(化名)对医生连连感谢。两个多月前,因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频繁昏厥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他接受了无创精准放射治疗,术后医院感谢当时为他救助的医护团队。
几个月前,周先生因“晕厥频繁发作30余年,最近两个月来晕厥更加频繁,而且还伴有两个多月的胸痛,来医院检查,才发现他的室间隔厚度达23mm,超出了正常人的两三倍,而其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达41mmHg,如果延误治疗可能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国之名医、湘雅名医、心血管内科主任周胜华介绍,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以室间隔和左心室游离壁非对称性肥厚,动态性左室流出道梗阻为特点。其心室壁肥厚的程度和部位有很大差异,但通常都会累及心室间隔,即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部分患者症状明显、心脏功能及生活质量差,心源性猝死率高。传统治疗方式如外科手术开胸切除肥厚心肌组织、介入途径无水酒精消融、微创经心尖射频消融等均未脱离“有创性”局限且治疗风险极高。
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已经广泛应用于肿瘤的治疗,近年来也被用于室性心动过速和房颤的治疗,而用于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则是全球第一次。针对周先生的情况,周胜华带领团队研究成员认真分析病情及各项资料,精准定位肥厚心肌部位,为患者制定了详细精准的肥厚室间隔“放疗消融”方案,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制定了充分预案及详尽的应对措施。
体外无创精准放射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是怎么做的?周胜华解释,首先是“粗略定位”,找到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病灶。术前需要做心脏B超、CT和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明确心脏梗阻部位。其次需要心内科专家和放疗科专家共同决策,通过标测出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梗阻部位,画定治疗靶区。这个步骤是治疗过程中最核心的部分。确定靶区后放疗科会制定放疗计划,包括放射剂量、治疗时间、治疗次数等,计划制订好后传送到放疗设备上。治疗前会给每位患者定制一个与体型相符的模具,从行CT检查开始至整个治疗过程中需要躺在这个模具上,限制身体的活动。而在治疗时,会再做一次CT扫描确定划定的靶区与当下的情况是吻合的,不吻合时需要调整体位直至吻合。最后的治疗阶段和做CT检查的情况类似,没有任何痛苦,不需要开刀,治疗时间30分钟至1小时不等。治疗可以在门诊进行,无需住院。
3月31日下午,医院心脏团队与肿瘤科、放射科等MDT团队密切配合,成功开展了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实施无创精准放射手术。整个疗程耗时不到1小时,患者全程无任何不适。目前随访有近80天,患者症状已明显改善,再也没有发作胸痛和晕厥,心脏B超和心脏MR均有显著改变。
据悉,早在两年多前周胜华团队就着力进行这一术式的前期动物研究,反复进行动物试验的基础上结合大量常规心脏CT、MR及介入影像研究,攻克了诸如心率、呼吸、体型等影响心脏放疗精准定位的一道道技术难关后,成功解决了心脏室间隔精准照射的方法学并成功建立放射消融模型,从而为临床实施无创精准放射消融手术打下了坚实基础。医院相关管理部门对该项目在多学科合作、安全保障及医学伦理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团队于年1月11日在国际Clinicaltrials网站顺利完成注册登记(NCT)。经国际文献数据库及临床研究注册网站查证,这是全球首例接受无创精准放射手术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病例,从而开启了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无创”治疗的全新领域。
尽管无痛、无创,但是医生并不推荐所有患者都做这项手术。周胜华表示,该治疗是一项全新技术,经验有限,目前主要用于不愿意选择有创治疗的患者,因该治疗具有“无伤口、无痛苦、无流血、无麻醉、恢复期短”的特点,对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有明显优势。也期待该治疗技术能有更好的前景,能解决更多患者的病痛。目前周胜华带领MDT全队正在进一步探索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和放疗后的病理生理变化。
本文来源: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