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血压疾病的基本概述
高血压是心血管内科临床上常见的、也是高发的慢性疾病,以体循环动脉血压的显著增高为主要特征,通常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3]。从整体人群身体特征情况来看,人体的血压水平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逐渐升高,尤其是收缩压。近几年来,人们对高血压以及高血压对心、脑、肾等靶器官的危险因素的认识度越来越高,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也在不断调整,但总的来说,血压值和危险因素的评估是进行高血压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4]。对于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截止到目前为止,其治疗机制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患者的血压范围进行控制,治疗方法是在督促患者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采用24h长效降压药物进行血压的控制,从而达到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5]。2 治疗高血压疾病的常见药物从高血压疾病的治疗药物方面来看,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六种类型,下面逐一对这六类常见的高血压药物进行简要的概述和分析[6]。
2.1 利尿剂 利尿剂是临床上常见的高血压药物,以安体舒通、双克、速尿等为代表的利尿剂通过对肾小管对钠的吸收进行抑制,减少肾小管中的血容量,通过降低心排量的方式达到降压的效果。在临床中,利尿剂通常作为低度或者中度高血压的基础治疗药物,安体舒通是一种保钾利尿的中等利尿剂,经过相关人员的研究和分析后,利尿剂作为其中的组成部分用在抗高血压的复方制剂当中[7]。利尿剂这一高血压药物的不足之处在于会导致患者容易发生低血钾、室性早搏等电解质紊乱情况。利尿剂作为抗高血压复方制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利尿剂和ACEI或者ARB等药物进行联合使用,能够显著减少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总病死率,这主要是因为老年人对ACEI或者ARB制剂的耐受性会较高,同时该复方制剂还是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高血压伴心力衰竭、糖尿病高血压等患者的首选药[8]。
2.2 钙通道阻滞剂 硝苯地平、尼群地平等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是药物当中的阻滞钙离子进入平滑肌细胞当中,通过降低心肌收缩性和扩张外周血管的方式达到降压的目的,这类药物具有降压效果明显、作用快等优点[9]。采用非洛地平缓释片进行高血压的治疗,能够持续24h对血压进行有效、平稳的控制,促进血压昼夜率恢复正常,缺点在于具有头痛、面色潮红等不良反应,硝苯地平则容易出现反射性心动过速的不良反应[10]。2.3 β-受体阻滞剂 心得安、拉贝洛尔等β-受体阻滞剂具有减慢心率、降低心排量的作用,对于早期高血压患者、心肌缺氧或心肌损害的高血压患者均有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死亡率。β-受体阻滞剂的缺点在于对支气管和外周血管具有一定的收缩作用,因此,该药物不宜使用在呼吸道阻滞性疾病、周围血管疾病的患者身上,另外,支气管哮喘、代谢紊乱、合并有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患者也不宜使用[11]。美托洛尔也是常见的β-受体阻滞剂之一,可应用在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患者身上,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美托洛尔进行高血压等疾病的治疗时,由于美托洛尔和部分药物联合使用会增加美托洛尔代谢和血浆的浓度,要避免和普罗帕酮、巴比妥类药物以及维拉帕米等一起使用[12]。
2.4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以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等为代表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其药物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来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分泌,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13]。依那普利等药物能和氨氯地平联合使用,对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具有显著的作用,同时能对靶器官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该药物的主要缺点是应用范围受限,妊娠期、哺乳期和具有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禁止使用,并且该药物容易导致患者诱发咳嗽、高血钾、低血压、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14]。
2.5 α-受体拮抗剂 以多沙唑嗪控释片为代表的α-受体拮抗剂是近几年新推出的一种一线降压药物,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扩张血管的方式进行降压,不足之处在于容易产生头晕、心悸、无力等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并且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周围性水肿和体重的增加、体位性低血压等[15]。
2.6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血管紧张素Ⅱ是一种强力缩血管物质,能有效地促进钠的重吸收,有效刺激醛固酮的分泌,使得血压升高,具有直接的升压效果。以缬沙坦和氯沙坦为代表的药物都是一种口服的具有活性的强力特异性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能够自主选择作用ATI受体,而血管紧张素Ⅱ的升压作用就是由ATI受体亚型所引起的,使用缬沙坦和氯沙坦等药物能够显著降低升高的血压,并且该类药物不会对心率产生不良影响[16]。与氨氯地平相比,缬沙坦能够在降低动脉血压水平的基础上显著改善其动脉的弹性,据了解,缬沙坦还能对合并有糖尿病的高血压疾病在降压的基础上保护患者的肾脏,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缬沙坦在具有上述作用和优势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和不足,缬沙坦的不足就在于会导致患者的胃肠功能紊乱,并且导致患者发生水肿等并发症情况[17]。
3 高血压的主要治疗方法
从治疗的方法上来看,一是上述六大类高血压常用药物的单用治疗,二是进行联合用药;从效果上来看,由于大多数药物的长期单用都会引起耐受性,但是用不能加大药物的剂量,在这种情况下,多种不同药物的联合使用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将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联合使用能够减少药物的使用剂量,从而减轻药物所带来的副作用。据了解,临床上进行高血压治疗时,目前已经开始从二联用药开始改为三联用药、甚至四联用药了[18]。在本次的研究观察中,对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患者分别采用硝苯地平进行单一治疗和利尿剂联合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硝苯地平进行三联用药治疗,其中硝苯地平单用组的40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8.45%,显著低于利尿剂、ACEI和硝苯地平三联用药的96.67%。
4 结束语
高血压作为临床上最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能够加速患者动脉粥样硬化速度,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易感性,容易引发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从而诱发相关疾病[19,20]。据了解,高血压疾病是目前致死致残疾病中的重要原因[21]。因此,如何更好地进行高血压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效地对血压水平进行控制,在减少和降低各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致残率和致死率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目前临床上对高血压进行治疗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可抗高血压药物和降血压药物等来达到降压和控制血压的目的。对于临床上常见的高血压药物,目前较为常用的是上述六大类型,本文对临床上六大类常见高血压药物逐一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1] 潘俊龙.高血压常见药物与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5):185-187.
[2] 刘璠,丁秀婷.高血压药物治疗方式及常用药物研究进展〔J〕.中国药业,2015,24(23):253-255.
[3] 李嘉,吴慧轩.中药穴位敷贴治疗高血压病研究进展〔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5,31(12):1196-1197.
[4] 宋晨音.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的原则、控制目标及分类研究进展〔J〕.医疗装备,2017,30(10):203-204.
[5] 陶然,*红光,高利臣.高血压药物的不良反应与药物基因组学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4,19(10):1183-1188.
[6] 张纪光,索延征,郎辉辉.老年性高血压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8):148-149.
[7] 郑君毅.高血压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4,20(13):2423-2424.
[8] 张永莉.高血压药物基因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10):1106-1108.
[9] 吴丽芳,郑丽维.音乐疗法在高血压病人康复中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3,27(21):2190-2192.
[10] 严一岚,袁蕾,杜世正.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研究进展〔J〕.解放*护理杂志,2015,32(13):32-35.
[11] JE Signorovitch,TM Samuelson,K Ramakrishnan.Persistence with Nebivolol Compared to Other beta-Blockers in the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A Retrospective Claims Analysis〔J〕.Current Medical Research &Opinion,2012,28(4):591-599.
[12] H Tomiyama,A Yamashina.Beta-Blockers in the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 and/or Chronic Kidney Diseas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pertension,2014,2014(2014):919256.
[13] S Akbar,MS Alorainy.The current status of beta blockers’use in the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J〕.Saudi Medical143 Journal,2014,35(11):1307-1317.
[14] KO Stumpe,O Overlack.Diuretics,beta-blockers or both astreatment for essential hypertension〔J〕.British Journal ofClinical Pharmacology,2012,7(S2):189S-197S.
[15] LM Kuyper,NA Khan.Response Letter to Comments for:Atenolol versus non-Atenolol Beta-blockers for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A Meta Analysis〔J〕.Canadian Jour-nal of Cardiology,2015,30(3):S47-S53.
[16] 阳远舟,*维义.抗高血压药物的评价与研究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7):161-162.
[17] 马宁.简述药物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J〕.当代医药论丛,2014,11(1):34-35.
[18] 羊志辉,陈向大,郑素贞.高血压治疗新疗法的研究进展〔J〕.临床*医杂志,2013,41(12):1296-1298.
[19] 周艳丽.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2):34-35.
[20] 张丽梅.抗高血压药物研究进展〔J〕.医药导报,2015,34(s1):62-63.
[21] Mark Houston.the role of nutrition and nutraceutical supplements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J〕.World Journal ofCardiology,2014,6(2):38-66.